时间: 2025-04-27 01:43: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1:43:02
好事近
华烛炯离觞,山吐四更寒月。
公子唾花枝玉,尽一时豪杰。
三冬兰若读书灯,想见太清绝。
纸帐地炉香暖,傲一窗风月。
全诗翻译:
华丽的烛火照亮了酒杯,山间洒下四更时分的寒月。公子对着花枝玉器轻轻唾口,尽显他一时的豪杰风范。三冬的兰若中,书灯下我独自阅读,想象着太清境界的绝美。纸帐内,地炉散发着温暖的香气,傲然面对一窗的风月。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张元干,字子贞,号惟庵,宋代诗人,活跃于南宋时期。他以诗歌见长,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其作品风格清新脱俗,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和文化繁荣的时代。诗人在这样的背景中,通过对宁静夜晚的描绘,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豪杰风范的反思。
这首《好事近》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优雅的夜景图,充满了诗人对生活的审美情趣和内心的宁静。开头的“华烛炯离觞”,以烛光和酒杯为引子,立刻营造出一种浪漫而温暖的氛围。接着,诗人将目光转向四更时分的寒月,表现了冬夜的清冷与孤独,仿佛在对比着酒宴的热闹与内心的寂寞。
接下来的描写中,“公子唾花枝玉”,展现了那个时代的贵族风范与奢华生活,反映了诗人对这一现象的思考与批判。在“三冬兰若读书灯”中,诗人选择了书籍与灯光作为精神寄托,表达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最后两句“纸帐地炉香暖,傲一窗风月”则是对宁静生活的向往。纸帐和地炉的温暖与窗外的风月形成鲜明对比,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在豪华与宁静之间的抉择,体现了其对世俗与理想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情感细腻,意象丰富,既有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有对现实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刻的哲思和艺术才华。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豪杰、书房等意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现实的反思,表达了对宁静与哲理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华烛炯离觞”中的“华烛”指什么?
A) 简陋的蜡烛
B) 华丽的烛火
C) 自然光
“三冬兰若”中的“兰若”有什么含义?
A) 书房
B) 农田
C) 城市
诗中提到的“太清”是指什么?
A) 一种饮料
B) 道教的理想境界
C) 一种风格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