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好事近》

时间: 2025-04-27 01:43:02

诗句

华烛炯离觞,山吐四更寒月。

公子唾花枝玉,尽一时豪杰。

三冬兰若读书灯,想见太清绝。

纸帐地炉香暖,傲一窗风月。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1:43:02

原文展示

好事近
华烛炯离觞,山吐四更寒月。
公子唾花枝玉,尽一时豪杰。
三冬兰若读书灯,想见太清绝。
纸帐地炉香暖,傲一窗风月。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华丽的烛火照亮了酒杯,山间洒下四更时分的寒月。公子对着花枝玉器轻轻唾口,尽显他一时的豪杰风范。三冬的兰若中,书灯下我独自阅读,想象着太清境界的绝美。纸帐内,地炉散发着温暖的香气,傲然面对一窗的风月。

注释

字词注释:

  • 华烛: 华丽的烛火。
  • : 明亮的样子。
  • : 酒杯。
  • 山吐: 山间洒落。
  • 四更: 指夜晚的四个时辰,通常指深夜。
  • 寒月: 寒冷的月光。
  • 公子: 指年轻的贵族或有钱人。
  • : 吐口水,这里引申为轻轻一口。
  • 花枝玉: 比喻美丽的女子或物品。
  • 兰若: 这里指书房或静谧的地方。
  • 太清: 道教中理想的境界,象征着无上的清静。
  • 纸帐: 纸制的帐篷,用于隔绝风寒。
  • 地炉: 地面上的炉子,用于取暖。
  • : 自豪,傲视。
  • 风月: 自然风光和月色,常用来描述诗意的情景。

典故解析:

  • 太清: 道教中的一个境界,象征着超凡脱俗的理想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元干,字子贞,号惟庵,宋代诗人,活跃于南宋时期。他以诗歌见长,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其作品风格清新脱俗,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和文化繁荣的时代。诗人在这样的背景中,通过对宁静夜晚的描绘,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豪杰风范的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好事近》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优雅的夜景图,充满了诗人对生活的审美情趣和内心的宁静。开头的“华烛炯离觞”,以烛光和酒杯为引子,立刻营造出一种浪漫而温暖的氛围。接着,诗人将目光转向四更时分的寒月,表现了冬夜的清冷与孤独,仿佛在对比着酒宴的热闹与内心的寂寞。

接下来的描写中,“公子唾花枝玉”,展现了那个时代的贵族风范与奢华生活,反映了诗人对这一现象的思考与批判。在“三冬兰若读书灯”中,诗人选择了书籍与灯光作为精神寄托,表达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最后两句“纸帐地炉香暖,傲一窗风月”则是对宁静生活的向往。纸帐和地炉的温暖与窗外的风月形成鲜明对比,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在豪华与宁静之间的抉择,体现了其对世俗与理想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情感细腻,意象丰富,既有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有对现实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刻的哲思和艺术才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华烛炯离觞:烛光明亮,酒杯闪烁,描绘了热闹的聚会场景。
  2. 山吐四更寒月:山间洒落寒冷的月光,营造出一种静谧的夜晚氛围。
  3. 公子唾花枝玉:公子对玉器与花枝的轻唾,表现出他的轻松与优雅。
  4. 尽一时豪杰:体现出当时社会的豪杰风范,暗含对世俗名利的反思。
  5. 三冬兰若读书灯:冬日的书房中,灯下独自读书,表现出对知识的追求。
  6. 想见太清绝:渴望达到理想中的清静境界,表现出内心的宁静向往。
  7. 纸帐地炉香暖:纸帐与炉火的温暖,形成了舒适的生活环境。
  8. 傲一窗风月:自豪地面对窗外的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华烛炯离觞”,通过烛光与酒杯描绘情景。
  • 对仗:如“纸帐地炉香暖,傲一窗风月”,对称的结构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豪杰、书房等意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现实的反思,表达了对宁静与哲理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华烛:象征热情与豪华。
  • 寒月:象征孤独与清冷。
  • 公子:象征社会地位与风华。
  • 兰若:象征读书与修身养性。
  • 风月:象征自然美与诗意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华烛炯离觞”中的“华烛”指什么?
    A) 简陋的蜡烛
    B) 华丽的烛火
    C) 自然光

  2. “三冬兰若”中的“兰若”有什么含义?
    A) 书房
    B) 农田
    C) 城市

  3. 诗中提到的“太清”是指什么?
    A) 一种饮料
    B) 道教的理想境界
    C) 一种风格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水调歌头》:同样表现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李白的《月下独酌》:描绘夜晚的清幽与孤独。

诗词对比:

  • 张元干与杜甫的作品对比:张元干的诗更趋向于个人情感与理想生活的描绘,而杜甫则更多关注社会现实与民生疾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宋诗三百首》
  2.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3. 《张元干诗集》
  4. 《诗词曲鉴赏辞典》

相关查询

踏莎行 踏莎行 踏莎行 春日会友人梁氏园游赏 踏莎行 贵州尾洒驿元夕 踏莎行三首 其一 踏莎行 赠刘定五,兼怀李印泉 踏莎行 踏莎行 过黄埔怡园新村 踏莎行(灯花) 踏莎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正直公平 翻样 鲜甜 見字旁的字 门殚户尽 代代相传 包含谦的词语有哪些 鱼标 采薪之忧 尢字旁的字 津关险塞 西字头的字 立刀旁的字 疋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鸾帐 如痴似醉 糅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