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16:23: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16:23:40
踏莎行 贵州尾洒驿元夕
作者: 杨慎 〔明代〕
罗甸林中,新盘山下。村灯社鼓元宵夜。
东风卷地瘴云开,月明满野寒星挂。
白雪歌声,青钱酒价。
当年乐事凭谁话。
寂寥孤馆坐愁人,小窗横影梅枝亚。
在罗甸的树林中,新的盘山道路下,村子里的灯火和社鼓在元宵的夜晚显得格外热闹。
东风吹拂,瘴气消散,明月照耀,寒星悬挂在满野之上。
白雪飘飞,歌声阵阵,青钱酒的价格也变得高昂。
当年的欢乐事迹,如今又有谁能与我细说?
我在寂寥的孤馆中愁苦地坐着,窗边映出梅枝的影子,显得如此孤独。
杨慎(1488-1559),字用修,号退庵,明代著名诗人、词人、学者,因其才华卓越而被称为“杨退庵”。他在文学、书法、绘画等方面都颇有造诣,尤其以词作闻名。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对自然的感怀,以及对历史的关注。
《踏莎行 贵州尾洒驿元夕》创作于元宵节之际,诗人身处贵州,感受到了节日的热闹与个人的孤独。诗中描绘的乡村风俗、自然景色与内心感受相结合,反映了诗人对过往欢乐的追忆与对现实孤独的感慨。
这首词以元宵节为背景,展现了杨慎的细腻情感和对节日气氛的敏锐捕捉。开篇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出节日的热闹场景,村灯与社鼓交织在一起,体现了民间的欢庆。东风的到来驱散了瘴云,月光洒满大地,寒星如珠,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又宁静的氛围。
接下来的几句则转向对过往乐事的追忆,白雪歌声与青钱酒价的对比,既传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暗示了物质的匮乏和现实的无奈。最后,诗人坐在孤馆中,窗外梅影摇曳,映射出他内心的孤寂与愁苦。这种情感的转折,使整首词在热闹与寂寥之间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人们在欢庆节日时内心深处的孤独感。
诗中运用了对仗、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音乐性和节奏感。“白雪歌声,青钱酒价”对仗工整,生动形象,突出了对比的效果。此外,意象的运用如“月明满野寒星挂”使得画面更加生动,深具视觉冲击力。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元宵节的热闹与个人的孤独,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过往欢乐的怀念,以及在现实中孤独的感受,展现了浓厚的抒情意境。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哪个?
“东风卷地瘴云开”中的“瘴云”指的是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中描绘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