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踏莎行 旗亭千里,离绪一襟,触景怀人,凄然点笔》

时间: 2025-07-31 16:46:11

诗句

叶密藏莺,花孤恋蝶。

春光依旧人轻别。

垂杨何事也销魂,尊前时按蛮腰折。

宝鼎香残,瑶筝谱歇。

夭桃一树吹红雪。

小楼无地贮閒愁,尽付与晓风残月。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16:46:11

原文展示:

《踏莎行》
旗亭千里,离绪一襟,触景怀人,凄然点笔。
叶密藏莺,花孤恋蝶。春光依旧人轻别。
垂杨何事也销魂,尊前时按蛮腰折。
宝鼎香残,瑶筝谱歇。夭桃一树吹红雪。
小楼无地贮閒愁,尽付与晓风残月。

白话文翻译:

在千里之外的旗亭,我的思绪如同一袭轻纱,触景生情,心中不禁感到凄凉。
树叶繁密,黄莺藏其中,花儿孤独,惦恋着飞舞的蝴蝶。春日依旧,可人却轻易分离。
垂柳为何如此令人销魂,酒杯前我不禁轻轻折腰。
香炉中的香气已然消散,瑶琴的曲谱也已停歇。一树桃花在风中飘散着红雪。
小楼里无处安放的闲愁,尽数交给晨风和残月。

注释:

字词注释:

  • 旗亭:指在路上设立的亭子,通常用于休息和观景。
  • 离绪:离别时的思绪。
  • 触景怀人:看到景物而想起某人。
  • 销魂:形容心神被某种情景迷住,无法自拔。
  • 蛮腰:指女子的细腰。
  • 宝鼎:古代用来盛香料的鼎,象征美好的气味。
  • 瑶筝:美丽的古筝,象征音乐的优雅。
  • 夭桃:早开的桃花,象征美丽和短暂。
  • 晓风残月:清晨的微风和残月,暗示一种孤独的情感。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垂杨”与“夭桃”都常用于古诗中,象征着春天的美好与离别时的伤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泽棠,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辞藻而闻名,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经历个人离别与思考人生之际,表达了对春日景色的赞美和对离别之痛的感慨。

诗歌鉴赏:

《踏莎行》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沈泽棠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的美景和离别的伤感。全诗以“旗亭千里”开篇,瞬间拉开了空间的广阔感,仿佛让人置身于开阔的自然之中。而“离绪一襟”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愁绪,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接下来的“触景怀人”更是点明了主题——思念。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诗人传达出一种深深的孤独与哀伤。尤其是“春光依旧人轻别”,描绘了即使春光明媚,人却因离别而愈加孤单的情景,令人感同身受。

在修辞上,沈泽棠运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使得意象生动鲜明。如“夭桃一树吹红雪”,把桃花与雪的意象结合,既美丽又让人感到凄凉,令人印象深刻。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人事的无常,折射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旗亭千里,离绪一襟:远离的亭子象征着遥远的旅途,思念之情如轻纱般飘荡。
  2. 触景怀人,凄然点笔:看到美景而想起心中人,心情因此而凄凉,难以言表。
  3. 叶密藏莺,花孤恋蝶:春天的景象中,黄莺隐藏在繁密的叶子里,花儿孤独地思念着蝴蝶。
  4. 春光依旧人轻别:春天的美好依旧,但人与人之间却难免分离。
  5. 垂杨何事也销魂:垂柳为何能勾起如此深的情感?
  6. 尊前时按蛮腰折:在酒桌上,诗人轻轻折腰,表现出对美的向往。
  7. 宝鼎香残,瑶筝谱歇:香气消散,音乐停止,象征着美好的事物已然结束。
  8. 夭桃一树吹红雪:早开的桃花如同红雪般绚烂。
  9. 小楼无地贮閒愁:小楼里没有地方安放闲愁。
  10. 尽付与晓风残月:将所有的愁绪都寄托给清晨的风与残月,表达出一种无奈与孤独。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夭桃一树吹红雪”,将桃花比作红雪,形象生动。
  • 拟人:如“春光依旧”,赋予春光以人的特性,增强情感表达。
  • 对仗:诗中句式工整,形成对比,使得情感更加饱满。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春天的景色为背景,表达了对离别的感慨与思念,表现出人事无常的哀愁。通过春光与离别的对比,展现了人们在美好时光中的无奈与孤独,折射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旗亭:象征旅途与思念。
  • 莺、蝶:象征春天的生机与美好,亦是离别的映照。
  • 垂杨:象征柔情与思念。
  • 宝鼎:象征美好与香气,暗示事物的短暂。
  • 夭桃:象征年轻与美丽,短暂的生命。
  • 晓风残月:象征孤独与思念,寄托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离绪一襟”的意思是?

    • A. 思念的感觉
    • B. 一件衣服
    • C. 一种风景
  2. “触景怀人”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思念
    • C. 愤怒
  3. 诗中提到的“夭桃”象征什么?

    • A. 长久的爱情
    • B. 年轻与美丽
    • C. 悲伤的回忆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沈泽棠的《踏莎行》更侧重于自然景物与离别的结合,情感更加细腻。李清照则以更加直白的方式表达内心的情感,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作品集》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词研究》

相关查询

送明甫初筮十首 次竹溪别后见怀韵 戏效屏山书斋十咏 和族兄计院二首 少陵子 挽段夫人二首 用厚后弟强甫韵 戏咏文房四友 寒食清明十首 其八 赠唐谷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以功覆过 弋字旁的字 斗柄指东 音带 蜂扇蚁聚 草行露宿 弃忘 榑桑 尺泽之鲵 母字旁的字 凵字底的字 马字旁的字 踠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散席 亿庶 疋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