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10:34: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10:34:49
徙倚未云暮,阳光忽已收。
羲和远停晷,壮士岂淹留。
冉冉老将至,功名竟不修。
稷契匡虞夏,伊吕翼商周。
抚躬谢先哲,解绂归山丘。
这首诗写道:我正倚靠在这里,暮色尚未降临,阳光却已悄然收起。羲和(太阳)在远方停住了光辉,壮士难道会因此而停留吗?时间渐渐流逝,老年即将来临,我的功名却依旧没有成就。稷契帮助虞夏,伊尹与吕望辅佐商周。我抚胸感谢先哲,解开缠绳归隐山丘。
王俭,南北朝时期的诗人,生活在动乱的时代,作品多反映个人的感受与对社会的思考。他的诗歌风格清新,常以自然景物和人生哲理为题材,表现出强烈的个体意识。
在这个时代,王俭虽然身处动乱之中,但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功名的看淡。诗中反映了他对先哲的敬仰与归隐的渴望,表现出一种对历史的追溯与对未来的沉思。
这首《春日家园诗》在形式上简洁而工整,情感上却蕴含深厚的哲理。诗人通过描绘春日的景象,引出对人生、时间和历史的思考。开头两句以“未云暮”和“阳光忽已收”传达出一种宁静而略显惆怅的气氛,仿佛在提醒读者时间的无情流逝。接下来的“羲和远停晷,壮士岂淹留”则通过神话与现实的对比,表现出诗人对壮志未酬的无奈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在“冉冉老将至,功名竟不修”中,诗人坦然面对老去与未能成就的现实,表现出一种淡然的态度。接着提到历史上的贤臣,如稷契与伊吕,表达了对优秀传统的敬重与向往。最后两句“抚躬谢先哲,解绂归山丘”则是诗人内心的归隐渴望,表达了对尘世纷扰的厌倦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在情感上既有对过往的追忆,又有对未来的沉思,展现了王俭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个人风格。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日的景象,表达了对人生、时间流逝的感慨,对功名的淡泊,以及对历史贤者的敬仰与归隐的渴望,展现了王俭的人生态度与哲学思考。
诗中提到的“羲和”是指什么?
A. 月亮
B. 星星
C. 太阳
诗人对功名的态度是:
A. 渴望追求
B. 无所谓
C. 绝对重视
“抚躬谢先哲”中的“先哲”指的是:
A. 诗人同辈
B. 历史上的贤人
C. 诗人的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