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1 02:10: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02:10:01
我亦大痴人,劝者多不足。
抖擞囊中金,倾倒囷内粟。
虽云壁徒立,尚有田可鬻。
百口勿啼饥,张颐仰看屋。
我也是一个大痴人,劝导我的人多是无用的。
我振作精神,把囊中的金钱拿出来,倒出仓里的粮食。
虽然说墙壁空立,但仍然有田地可以出售。
千万不要让家中的人受饥饿,抬头仰望这座房子。
作者介绍:
蔡戡,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抒情和咏物诗著称。其作品多反映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人情世故的深入观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作者经历了长时间的辛勤劳作后,终于有了自己的住房,表达了对劳动成果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朴实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在经历了艰辛的奋斗后获得的生活安稳。开头的“我亦大痴人,劝者多不足”体现了作者对外界劝导的无奈与反思,暗示自己在追求生活的道路上所经历的种种困惑与挫折。接着,诗人用“抖擞囊中金,倾倒囷内粟”展现了他对财富和物质生活的态度,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尽管生活中有许多空虚的东西,但他仍能以“尚有田可鬻”来表达对未来的希望和对生活的满足。最后一句“百口勿啼饥,张颐仰看屋”则透露出一种对家庭的关怀和对安定生活的渴望,表现了诗人对家庭幸福的追求。整首诗充满了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透过简洁的文字展现了深邃的哲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囊中金”是指什么?
诗中“百口勿啼饥”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蔡戡的诗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进行对比,二者都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但蔡戡更强调了辛勤劳动的成果和对家庭的责任,而陶渊明则更注重对自然的向往和内心的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