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3:07: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3:07:54
忆昔少年日,抗志期青云。
宦游三十载,所历多艰勤。
四持湖海节,再饷江淮军。
全家得饱暖,何以报吾君。
回想我年轻的时候,曾有志向要飞黄腾达。
经过三十年的宦海生涯,经历了许多艰辛和努力。
我常常把大江大湖的节庆带回来,再为江淮的军队送去食物。
如今全家能够温饱,我该如何回报我的君主呢?
作者介绍:蔡戡,宋代诗人,生平经历丰富,以诗歌表达个人的理想与奋斗。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作者三十年宦游后,回顾过去的奋斗历程,表达对国家和君主的感激。
这首诗以回忆的方式,展现了作者在年轻时的理想与志向。开头的“忆昔少年日”不仅引导读者进入回忆的氛围,更表现出一种对过往的怀念之情。接着,诗人提到自己在宦海中经历的艰辛与努力,体现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对艰辛历程的自我肯定与对未来的期待。
最后一句“全家得饱暖,何以报吾君”则是对自己成就的反思,强调了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表达了对君主的感恩之情。通过描述自己对国家的贡献,诗人不仅展现了自身的价值观,还传达出一种责任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全诗运用了对仗和排比,增强了韵律感和节奏感,情感也显得更加真挚。
主题思想:整首诗传达出一种奋斗与感恩的主题,体现了个人理想与国家责任的深刻关系。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宦游”指的是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蔡戡的诗歌与杜甫的作品在主题上都有对国家和个人责任的反思,但蔡戡更倾向于将个人经历与国家兴衰结合,而杜甫则更多地表达对时局的忧虑与个人命运的无奈。两者在艺术风格上各具特色,值得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