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3 00:28: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00:28:03
冒雨穿山羡未曾,
息肩无寺寺无僧。
宽围白浪身千叶,
峭入青天手一藤。
龙吼药炉舂急杵,
猿调茶鼎煮孤灯。
与君伸脚量峰碛,
踏着云光不记层。
在雨中跋涉于山间,羡慕未曾见到的景色;
在山中歇息,却没有寺庙可供休息,也没有僧人可为伴。
白浪滔滔,身旁如千叶一般宽阔,
峭壁直入青天,手中只握着一根藤条。
龙声吼叫,药炉中急促地舂着药杵,
猿声悠扬,茶鼎中煮着孤灯的茶水。
与你并肩伸脚,丈量那山峰的高低,
踩着云层的光辉,已忘记了有多少层次。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虽然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龙吼”、“猿调”等意象常用于描绘自然景色,体现了与自然的和谐。
作者介绍: 汤宾尹(约1555年-约1624年),字希声,号云泉,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著称。他的诗常反映自然景观与个体的情感,深受文人雅士的喜爱。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汤宾尹游历黄山之际,描绘了在雨中行走时的艰辛与自然美的感受。诗人通过与友人同行的经历,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
《同友人游黄山》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与旅行体验的诗作,从开篇的“冒雨穿山”开始,诗人便将读者带入一个雨中行旅的情境。诗中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展现出黄山的雄伟与壮丽,同时也传达了在旅途中所感受到的孤独与渴望。诗人并没有刻意渲染艰辛,而是用生动的意象将艰难的旅程描绘得如诗如画。
“宽围白浪身千叶”一句,形象地传达了山中云雾缭绕的景象,仿佛在说旅者身处其中,感受着自然的洗礼。接下来的“龙吼药炉舂急杵”和“猿调茶鼎煮孤灯”,则将自然的声音与生活的细节结合在一起,表现出一种浑然一体的和谐美。
最后两句“与君伸脚量峰碛,踏着云光不记层”则是全诗的高潮,表现了与友人一起探寻高峰的乐趣与轻松。这里不仅体现了人与自然的互动,也进一步深化了友谊的主题,强化了诗歌的情感基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朋友间的情谊。通过描绘黄山的壮丽与旅途的艰辛,表现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友谊的珍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自然景观主要是哪个地方?
诗中提到“息肩无寺寺无僧”意指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1-A, 2-B, 3-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这些书籍不仅包含了丰富的古诗词,还有相关的分析和背景资料,适合深入学习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