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57: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57:45
扑面濛濛飞弱絮。
一霎溪山,萧瑟浑如许。
云脚四垂天景暮。
小楼夜半闻微雨。
每到春来愁欲诉。
诉尽愁肠,依旧成虚度。
苦道离人留得住。
长亭几送征鞍去。
轻柔的柳絮在空中飞舞,
转瞬间,溪山的景色显得如此萧瑟。
云层低垂,天边的景色已是傍晚。
夜半时分,小楼里听到细雨声。
每当春天来临,我心中愁苦想要倾诉,
但诉说尽了愁肠,依然是空虚度日。
愁苦地说,离人可否留得住?
在长亭边,几次送走了征鞍。
本诗中涉及的“春来愁欲诉”描绘了春天的到来与内心愁苦的矛盾,反映了诗人在春光明媚的表象下,内心却充满了对离别的惆怅,这种情感在古典诗词中屡见不鲜。
作者介绍:陈方恪,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著称。他的作品多以情感为主线,善于借景抒情。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春天,诗人面对春意盎然的自然景象,心中却对离人和过往的愁苦难以释怀,表现了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这首词以清新的自然景象为开端,描绘了春天的细雨和柳絮,营造出一种柔和的气氛。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情感逐渐变得沉重。诗人通过“每到春来愁欲诉”,将内心的愁苦与春天的美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仿佛在提醒读者,美好的外在并不能掩盖内心的孤独与失落。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表现了对离别的无奈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最后一句“长亭几送征鞍去”更是将离别的主题推向高潮,长亭作为古代送别的场所,象征着离别的永久与无奈,令人深感惆怅。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与内心的愁苦形成对比,表达了对离别的无奈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和情感的脆弱。
诗词测试:
诗中“扑面濛濛飞弱絮”描绘的是什么?
“长亭几送征鞍去”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