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1:52: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1:52:30
蝶恋花 题蒙古女子骑射图
作者: 汪东 〔清代〕
十载随身唯笔砚。穷漠归来,写尽新闻见。
雪压平川风割面。跑空一骑如飞电。
意态轻盈娇顾眄。覆额青毡,交股垂双辫。
射得黄獐亲炙脔。逢欢更酌琉瓈盏。
这十年来我只带着笔和砚,
从遥远的草原归来,尽写所见的新闻。
雪压平原,寒风割面,
空中飞驰,如同电闪般疾速。
她的神态轻盈,娇媚地回眸,
头上覆着青毡,双辫交叉垂下。
她射中黄獐,亲自烹制成美味。
欢聚时更是举杯畅饮琉璃盏。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中没有涉及特定的典故,但描绘的蒙古女子骑射场景,展现了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惯与风采,反映了清代诗人对边疆文化的关注与赞美。
作者介绍: 汪东,清代诗人,生平不详,诗风多描写边疆风光及游牧民族的生活,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清代,可能受边疆文化影响,反映了诗人对蒙古女子生活的赞美以及对骑射文化的认可,借此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敬畏。
《蝶恋花 题蒙古女子骑射图》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蒙古女子的英姿与生活场景,展现了她的轻盈和娇媚。诗的首句“十载随身唯笔砚”开篇即将自我身份与经历联系在一起,表明诗人对写作的执着与热爱。随后的描写中,诗人通过犀利的意象和生动的场景,呈现出草原的辽阔与寒冷,以及蒙古女子的骑射技艺。特别是“跑空一骑如飞电”,不仅突出了骑行的速度与激情,也隐喻着草原生活的豪放与自由。
在情感上,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展现了蒙古女子在射猎成功后的欢愉与自豪,尤其是“逢欢更酌琉瓈盏”,将欢乐与酒宴联结,营造出一种生动的生活场景,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庆祝。
整首诗在形式上紧凑,意象鲜明,展现出一种生动的边疆文化,借助蒙古女子的形象,表达了对自然、生活和自由的热爱,具有较强的视觉和情感冲击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描绘蒙古女子的骑射场景,表现了对草原文化的赞美与热爱,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类生活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通过什么方式表达对游牧民族生活的赞美?
“跑空一骑如飞电”中的“飞电”主要表现了什么?
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