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蝶恋花 其三》

时间: 2025-04-24 03:48:11

诗句

忆得当时游冶处。

玉勒金鞍,芳草斜阳地。

惆怅碧云天欲暮。

蘼芜瘦损梨花坞。

恼煞雕梁双燕语。

只管呢喃,那解人愁绪。

拟把闲愁凭柳絮。

随风飞向天涯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3:48:11

原文展示

忆得当时游冶处。玉勒金鞍,芳草斜阳地。
惆怅碧云天欲暮。蘼芜瘦损梨花坞。
恼煞雕梁双燕语。只管呢喃,那解人愁绪。
拟把闲愁凭柳絮。随风飞向天涯去。

白话文翻译

我依稀记得那时游玩的地方,坐在装饰华美的马车上,驰骋在芳草萋萋、夕阳斜照的土地上。
此时心中感到惆怅,碧蓝的天空渐渐暗淡,生长在梨花坞旁的蘼芜草已被风吹得憔悴。
那双燕子在雕梁上喧闹,恼人至极,它们只是在呢喃,却无法解我心中的愁苦。
我想把这无尽的闲愁寄托在柳絮上,让它随风飘向天涯。

注释

  • 游冶处:游玩、游乐的地方。
  • 玉勒金鞍:形容马具华丽,玉制的缰绳,金制的鞍子。
  • 惆怅:心中感到忧愁或失落。
  • 蘼芜:一种植物,常生于田野,象征凋零。
  • 梨花坞:梨花盛开的地方,营造出一种美丽却又伤感的意境。
  • 雕梁双燕:指在华丽的房梁上的双燕,象征着生活的美好却又带来忧愁。

典故解析

此诗虽不直接引用典故,但“柳絮”作为意象在中国古诗词中常常与离别、愁绪相联系,象征着轻盈却又无根的情感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叶璧华,清代诗人,以其清新婉约的风格著称。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物和细腻的情感,尤其擅长表达内心的忧愁与思考。

创作背景

《蝶恋花 其三》创作于叶璧华生活的动荡时代,个人的情感与社会的变迁交织,使得诗歌中流露出对美好过去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蝶恋花 其三》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往昔游乐时光的深切怀念和对现实的惆怅。开篇的“忆得当时游冶处”便引领读者走入一个宁静而美好的回忆之中,充满了对逝去时光的感慨。接下来的“玉勒金鞍,芳草斜阳地”则通过华丽的意象,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画面,仿佛让人置身于那片游乐的土地。

然而,随着诗句的发展,作者的情感逐渐转向惆怅与失落,“惆怅碧云天欲暮”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哀愁。尤其是“恼煞雕梁双燕语”,这句通过燕子的喧闹暗喻生活的烦恼与困扰,燕子虽美却也象征着一种难以摆脱的忧愁。

最后,诗人以“拟把闲愁凭柳絮”作为结尾,这一意象的使用非常巧妙,柳絮轻柔,象征着诗人希望将自己的愁绪随风而去,却又留有一种无可奈何的无力感。整首诗在美丽与忧伤之间,构建了一种深厚的情感,使得读者能够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忆得当时游冶处:回忆起当初游玩的地方,渗透出浓浓的怀旧情绪。
  2. 玉勒金鞍,芳草斜阳地:描绘了华丽的马具与美丽的自然景色,营造出一种富贵与美好的氛围。
  3. 惆怅碧云天欲暮:转入内心的惆怅,天空的黯淡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4. 蘼芜瘦损梨花坞:通过描写植物的凋零,反映出人生的脆弱与短暂。
  5. 恼煞雕梁双燕语:燕子的喧闹反映出生活的烦恼,与作者的孤独形成对比。
  6. 只管呢喃,那解人愁绪:燕子的呢喃虽美,却无法解开内心的愁绪。
  7. 拟把闲愁凭柳絮:想要将闲愁寄托于柳絮,表达了逃避与释怀的愿望。
  8. 随风飞向天涯去:渴望将忧愁随风带走,象征着对自由与解脱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闲愁比作柳絮,表现其轻盈和无根性。
  • 拟人:燕子的呢喃被赋予了人性,表现出生活的烦恼。
  • 对仗:如“玉勒金鞍,芳草斜阳地”,展现了对称与平衡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往昔的追忆与对现实的反思,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生活困扰的无奈,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自由解脱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游冶:象征青春与快乐的时光,代表着美好的回忆。
  • 玉勒金鞍:象征奢华与美好,反映出生活的富裕与快乐。
  • 碧云天:暗示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营造出一份惆怅。
  • 柳絮:象征轻盈与无根,表现出对愁绪的寄托与逃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玉勒金鞍”指的是什么? A. 华丽的马具
    B. 普通的马具
    C. 老旧的马具

  2. 诗人希望把闲愁寄托于哪个意象上? A. 燕子
    B. 柳絮
    C. 梨花

  3. “惆怅碧云天欲暮”中的“欲暮”是指什么? A. 白天
    B. 黄昏
    C. 晚上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纳兰性德的《木兰花》

诗词对比

  • 叶璧华 vs. 李清照:两位诗人都擅长描绘内心情感,叶璧华的《蝶恋花》通过回忆与忧愁表现对美好时光的怀念,而李清照的《如梦令》则更侧重于对失去爱情的哀愁。
  • 叶璧华 vs. 纳兰性德:纳兰性德的诗歌更加直接而激烈,而叶璧华则在细腻中流露出淡淡的忧伤,表现出不同的情感表达方式。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叶璧华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查询

游仙吟三十首用栩园韵 其二十 拟古九首 其四 赠郑曼季诗四首·南衡 夜宿福聚兰若 嘉兴 其二 青玉案·马头双鹊飞来喜 许宰和篇至再用韵谢 同潘丈游东平瀑 解佩令 好了歌读当代旧诗作 诗九首托南剑刘教寻亦周墓焚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路绝人稀 铜蟾 风字旁的字 見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脑神经 班马文章 心问口,口问心 反犬旁的字 包含业的词语有哪些 冰消云散 燧石 纤芥之失 穴宝盖的字 亠字旁的字 存开头的成语 矫敕 假推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