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16:37: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6:37:31
南国丞旄士,西清对宿儒。
晚跻淹庙胜,速夺动宸吁。
正色持风宪,嘉猷俨典谟。
惟书仁者勇,传世厉非夫。
这首诗描绘了南国的丞相和西方的高士,以表现他们的才华和德行。诗中提到,晚年时他跻身于淹庙的盛况,急于取得皇帝的欢心。面对风气的变化,他恪守法度,恰如其分地把握大义。诗中强调,只有真正的仁者才有勇气,才能在历史中留下不朽的名声。
作者介绍:韩维,宋代诗人,因其文学才华而闻名。他的作品多以豪放、清新著称,常常表达对社会的关注和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宋代,背景是当时社会变动频繁,士人面对复杂的政治局面,诗人借此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现实的不满。
《邓圣求挽诗二首 其一》展示了韩维对于政治与道德的深刻思考。诗中通过对南国丞相与西方学者的对比,揭示了不同地域文化的碰撞与融合。诗人强调了在权力与道德之间的矛盾,表现出对社会风气的关注与忧虑。诗歌形式上运用了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通过对“仁者”的强调,诗人表达了对真正有德之士的敬仰,以及对当时政治环境的不满和反思。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是对朋友的挽歌,也是对当时社会的警醒。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中心思想在于强调德行的重要性,以及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倡导真正的仁德和勇气。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南国丞旄士”指的是什么?
“惟书仁者勇”中的“仁者”指的是?
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韩维的这首诗更加强调个人道德与社会责任,而杜甫则倾向于描绘国家的苦难与个人的忧国情怀。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