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4:24: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4:24:58
次韵徐衡仲饷淮白鱼
张镃 〔宋代〕
谩浪功名付直钩,
谁能鏖战学焚舟。
随人不但羹鱼美,
解道江似鹿头。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看淡,认为这些都如同钓鱼般容易被放弃;又提到在学习和探索中,谁能真正拼搏到最后,像焚舟自救般坚定。诗人指出,享受美味的鱼,不只是因为它的鲜美,还因为它在江水中游弋的姿态,宛如鹿头般优雅。
“焚舟”出自于历史典故,指的是项羽在与刘邦争斗时,采取的决绝措施——焚烧自己的船只,表示不退缩的决心。此处用以比喻学习与探索的决心和毅力。
张镃,字子良,号仲和,宋代诗人,出生于南宋时期,诗风清新,擅长山水田园诗。
此诗为应徐衡仲的邀约而作,徐衡仲可能是诗人好友或学者。诗中表达了对功名的淡泊和对学习的坚持,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的心态。
这首诗虽然篇幅不长,但却蕴含了深刻的哲理。诗人以钓鱼为引子,借此表达对功名利禄的漠然态度。直钩钓鱼的比喻,传达出一种轻松自在的感觉,展现了作者对世俗事务的不屑。接着,诗人提到学习的艰辛,仿佛在质问谁能在知识的海洋中拼搏到底,暗含着对学习者的激励与期待。
在诗的后两句中,诗人通过“羹鱼美”,不仅仅强调了美味,更是把它与江水的优雅结合,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感的统一。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具艺术性,构建出一种宁静而富有哲理的画面。
整首诗表现出一种对功名的淡泊和对自然美的欣赏,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哲学思考。
诗中提到的“焚舟”是为了表达什么?
A. 逃避责任
B. 坚决拼搏
C. 享受生活
D. 感慨人生
诗人对功名的态度是?
A. 渴望追求
B. 不屑一顾
C. 忽略不计
D. 认真对待
“江似鹿头”是用来形容什么?
A. 美丽的鱼
B. 自然的优雅
C. 学习的艰辛
D. 名利的浮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