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次韵徐衡仲饷淮白鱼》

时间: 2025-04-27 04:24:58

诗句

谩浪功名付直钩,谁能鏖战学焚舟。

随人不但羹鱼美,解道江𧎼似鹿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4:24:58

原文展示:

次韵徐衡仲饷淮白鱼
张镃 〔宋代〕

谩浪功名付直钩,
谁能鏖战学焚舟。
随人不但羹鱼美,
解道江似鹿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看淡,认为这些都如同钓鱼般容易被放弃;又提到在学习和探索中,谁能真正拼搏到最后,像焚舟自救般坚定。诗人指出,享受美味的鱼,不只是因为它的鲜美,还因为它在江水中游弋的姿态,宛如鹿头般优雅。

注释:

  • 谩浪:随意地放弃,指对世俗事物的不在乎。
  • 功名:指的是名声和地位。
  • 直钩:直钩钓鱼,形容简单直接的方式。
  • 鏖战:激烈斗争,拼搏。
  • 焚舟:比喻决心坚定,不留退路。
  • 羹鱼美:指美味的鱼汤。
  • 江似鹿头:比喻江水的形态优美。

典故解析:

“焚舟”出自于历史典故,指的是项羽在与刘邦争斗时,采取的决绝措施——焚烧自己的船只,表示不退缩的决心。此处用以比喻学习与探索的决心和毅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镃,字子良,号仲和,宋代诗人,出生于南宋时期,诗风清新,擅长山水田园诗。

创作背景:

此诗为应徐衡仲的邀约而作,徐衡仲可能是诗人好友或学者。诗中表达了对功名的淡泊和对学习的坚持,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的心态。

诗歌鉴赏:

这首诗虽然篇幅不长,但却蕴含了深刻的哲理。诗人以钓鱼为引子,借此表达对功名利禄的漠然态度。直钩钓鱼的比喻,传达出一种轻松自在的感觉,展现了作者对世俗事务的不屑。接着,诗人提到学习的艰辛,仿佛在质问谁能在知识的海洋中拼搏到底,暗含着对学习者的激励与期待。

在诗的后两句中,诗人通过“羹鱼美”,不仅仅强调了美味,更是把它与江水的优雅结合,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感的统一。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具艺术性,构建出一种宁静而富有哲理的画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谩浪功名付直钩:轻易地就将名利抛弃,正如用直钩钓鱼一般简单。
  2. 谁能鏖战学焚舟:谁能在学习中如同焚舟自救般拼搏。
  3. 随人不但羹鱼美:并非只有鱼汤美味,享受的不止是味道。
  4. 解道江似鹿头:江水的形状如鹿头般优雅,暗示自然之美。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江水比作鹿头,形象生动。
  • 对仗:如“功名”与“羹鱼”,形成鲜明对比。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出一种对功名的淡泊和对自然美的欣赏,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直钩:象征简单直接。
  • 羹鱼:代表美好的享受。
  • 江水:象征流动的生命。
  • 鹿头:象征优雅与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焚舟”是为了表达什么?
    A. 逃避责任
    B. 坚决拼搏
    C. 享受生活
    D. 感慨人生

  2. 诗人对功名的态度是?
    A. 渴望追求
    B. 不屑一顾
    C. 忽略不计
    D. 认真对待

  3. “江似鹿头”是用来形容什么?
    A. 美丽的鱼
    B. 自然的优雅
    C. 学习的艰辛
    D. 名利的浮华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同样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放弃。
  • 杜甫《望岳》:对自然的崇敬与对理想的追求。

诗词对比:

  • 张镃的这首诗与李白的《将进酒》在对待人生的态度上虽然不同,但都展现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体现了宋代与唐代诗人的精神追求。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
  • 《唐诗宋词选》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曾原伯大卿赴江东漕运 恭和圣制秋日秘阁观图书宴群臣诗 恭和御制秋晚曲宴诗 次韵梁谏议吴殿院二诗 其二 阻雨未到金焦 次韵梁谏议吴殿院二诗 其一 江皋晚望 次韵建王秦府有感 游雨花台 又次韵 其二 又次韵 其一 再次韵马德骏郎中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远眺 罟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宁可清贫,不可浊富 人果 舌字旁的字 徐孺子 众醉独醒 辵字旁的字 鸟字旁的字 湖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谴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塌的词语有哪些 鼠字旁的字 窃案 故侯 鼓乐齐鸣 西施捧心 齐梁世界 隹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