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3 02:24: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02:24:46
道德酿搢绅,睟容无点尘。
望之鄙吝消,矧得累夕亲。
缅思阙里化,四教隆诸身。
济济三千徒,变蒙尽为仁。
贤圣虽不同,气类当等伦。
叔度亦我师,千载风如新。
这首诗表达了道德的深邃和纯净,作者以“道德酿搢绅”开篇,意指道德的力量可以使人高洁无尘。看似鄙陋的外表却消散了自私的吝啬,甚至能够让亲人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回想阙里(即朝廷)所倡导的教化,四方的教导都使人身心受益。那些众多的门徒,经过教导后都能消除蒙昧,变得仁爱。即使贤者和圣人各有不同,但他们的气质和品德应该是平等的。叔度(即叔孙通)也成了我的老师,虽然千年已过,风采依旧如新。
张镃(生卒年不详),字君贞,号东山,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诗词,作品常表现出对道德和人性的思考。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具有哲理性。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复兴的时期,作者通过诗歌表达了对道德理想的追求与对贤者的敬仰,反映了当时士人对理想人格的向往。
这首诗表现了张镃对道德理想的深切思考和对古代贤人的崇敬。开篇即以“道德”引入,强调道德在个人修养中的重要性,表明作者心中道德的崇高地位。整首诗结构严谨,言辞简练,却寓意深远。诗中提到的“济济三千徒”,不仅反映了对知识传播的重视,也表达了个人在群体中的位置和作用。
在表达对贤圣的敬仰时,诗人并未盲目崇拜,而是强调即使贤者与圣人之间存在差异,但他们的内在气质是相通的。这种思想体现了作者对人性本质的探索与理解。他对历史人物的尊重和对道德理想的追求,展现了宋代士人的精神风貌。
最后,诗人以“千载风如新”结束,既表达了对历史的敬意,也强调了道德思想的永恒性。这种表达方式使整首诗充满了哲理的深度和情感的共鸣。
整首诗表达了对道德理想的追求,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教化的重要性,展现了作者对历史文化的尊重与传承。
诗中提到的“叔度”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诸葛亮
B. 叔孙通
C. 孔子
诗中“四教”指的是哪些?
A. 儒、释、道
B. 儒、法、墨
C. 儒、释、道、杂
诗中“济济三千徒”中的“济济”意思是?
A. 分散的
B. 聚集的
C. 贫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