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40: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40:00
茗芽封去且随书,
林下多惭好物无。
鼻孔撩天犹得在,
却须持赠竹香炉。
将茶叶封存,随书信寄去,
在林下感到惭愧,珍贵的东西太少。
即使鼻尖高昂也依然存在,
但仍需手握赠送的竹香炉。
本诗中并未涉及明显的历史典故,但“竹香炉”作为一种清雅的文人雅物,常出现在文人的作品中,象征着高尚的品格与雅致的生活。
作者介绍:张镃,字仲明,号梅溪,宋代诗人,以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诗作多以自然、友情为主题,情感真挚,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是在寄赠友人的过程中产生的,反映出诗人在交流中对友谊的重视及对自身物质匮乏的感慨。
这首诗以茶为引子,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开头两句将茶叶与书信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友人关怀的细腻情感,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有物无物”的反思,诗人在林间感到惭愧,说明对友人的馈赠心存歉意。接下来的“鼻孔撩天犹得在”则是自我调侃,表现了一种骄傲的态度,却也隐藏着对物质缺乏的无奈与苦涩。最后一句“却须持赠竹香炉”,又将诗意引向了对雅趣的追求,竹香炉不仅是物品,更是一种精神的寄托,代表着诗人的品味与情操。整首诗在质朴之中显露出深厚的情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友情的重视与对生活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寄赠茶叶,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歉意,以及对生活中物质与精神的反思,突显出文人风骨和高雅情趣。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茗芽”指的是什么?
诗人对自己拥有的物品感到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