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病中杂兴 其二》

时间: 2025-05-20 03:37:25

诗句

垂老飘零万里馀,肌肤瘦尽鬓毛疏。

皇恩若许归山去,豆地虽存不解锄。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0 03:37:25

原文展示:

病中杂兴 其二 高登 〔宋代〕 垂老飘零万里馀,肌肤瘦尽鬓毛疏。皇恩若许归山去,豆地虽存不解锄。

白话文翻译:

年老体衰,漂泊万里之外,肌肤消瘦,鬓发稀疏。如果皇帝恩准我归隐山林,虽然有豆地,但我已无力耕作。

注释:

  • 垂老:指年老。
  • 飘零:漂泊无依。
  • 万里馀:形容距离遥远。
  • 肌肤瘦尽:形容身体极度消瘦。
  • 鬓毛疏:鬓发稀疏,形容衰老。
  • 皇恩:皇帝的恩典。
  • 归山:归隐山林。
  • 豆地:指田地,这里特指种植豆类的土地。
  • 不解锄:不再能耕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登(生卒年不详),字彦先,号东溪,宋代诗人。他的诗歌多反映个人生活经历和情感,风格质朴自然。此诗创作背景可能与作者晚年身体衰弱,渴望归隐山林的情感有关。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晚年身体衰弱,渴望归隐山林的情感。在宋代,文人常有归隐的愿望,但往往因各种原因难以实现。此诗可能是作者在病中抒发这种情感的作品。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年老体衰、漂泊无依的形象,表达了对归隐山林的深切渴望。首句“垂老飘零万里馀”,以“垂老”和“飘零”两个词,勾勒出作者年迈且孤独无依的状态。次句“肌肤瘦尽鬓毛疏”,进一步以“肌肤瘦尽”和“鬓毛疏”来形容身体的衰弱和衰老。后两句“皇恩若许归山去,豆地虽存不解锄”,则表达了作者对归隐的渴望,以及因年老体衰而无法再从事耕作的无奈。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通过对个人境遇的描写,反映了宋代文人普遍的归隐情结。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垂老飘零万里馀:作者自述年老体衰,漂泊无依,距离家乡遥远。
  2. 肌肤瘦尽鬓毛疏:形容身体极度消瘦,鬓发稀疏,进一步强调衰老。
  3. 皇恩若许归山去:表达了对皇帝恩准归隐的渴望。
  4. 豆地虽存不解锄:虽然有田地,但因年老体衰,已无法耕作。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肌肤瘦尽鬓毛疏”形容身体的衰弱和衰老。
  • 对仗:“垂老”与“飘零”,“肌肤瘦尽”与“鬓毛疏”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作者年老体衰,渴望归隐山林的情感,以及因年老体衰而无法再从事耕作的无奈。通过个人境遇的描写,反映了宋代文人普遍的归隐情结。

意象分析:

  • 垂老:象征年老体衰。
  • 飘零:象征漂泊无依。
  • 肌肤瘦尽:象征身体的极度消瘦。
  • 鬓毛疏:象征衰老。
  • 归山:象征归隐山林的愿望。
  • 豆地:象征田地和耕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垂老飘零万里馀”中的“飘零”指的是什么? A. 漂泊无依 B. 自由自在 C. 四处旅行 D. 安居乐业

  2. 诗中“皇恩若许归山去”中的“归山”指的是什么? A. 归隐山林 B. 回家乡 C. 上山打猎 D. 上山修行

  3. 诗中“豆地虽存不解锄”中的“不解锄”指的是什么? A. 不再能耕作 B. 不解农事 C. 不解风情 D. 不解人事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表达了归隐田园的愿望。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了山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诗词对比:

  • 高登《病中杂兴 其二》与陶渊明《归园田居》:两者都表达了归隐的愿望,但高登的诗更多了一份无奈和衰弱的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高登的诗歌,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陶渊明集》:收录了陶渊明的诗歌,可以与高登的诗进行对比阅读。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西子妆慢 西子妆 白莲 西子妆 菊中有名醉西施者,以君特自制曲韵写之 西子妆慢 上巳后一日,与后社诸子李园看海棠 西子妆·司法院红牡丹,去春以四截句和予昕。今连赴会议,又盛开,适成看花局矣。因填此词 江梅引 赠刘会首 江梅引 赠李元法 江梅引 江梅引·和晦蛰二师依白石四声 江梅引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黑字旁的字 树同拔异 众好众恶 风的繁体字怎么写?风的繁体字书写教程 包含巴的成语 礼不嫌菲 装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頁字旁的字 冗复 倒八字的字 船到桥门自然直 亠字旁的字 康熙字典五行属土的字大全_属土汉字解析 霞衾 适当其冲 草创未就 枯竹 鹿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认识鹿字旁的字 无字旁的字 包耳旁的字有哪些?带包耳的汉字大全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