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3 11:13: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11:13:02
浣溪沙(闻王侍郎复命)
作者: 洪皓 〔宋代〕
南北渝盟久未和。
斯民涂炭死亡多。
不知何日戢干戈。
赖有兴王如世祖,
况闻谋帅得廉颇。
蔺卿全璧我蹉跎。
南北之间的盟约已经很久没有和解了,
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死亡人数众多。
不知道何时才能停止战争。
幸好有兴王这样的明君,
更何况听说谋略高超的帅才得到了廉颇。
但我却因时局的变迁而感到失落。
洪皓(约1090年-约1150年),字德润,号澄江,南宋诗人、政治家,擅长诗文,其作品多表现出对时政的关心和对民生的忧虑。
该诗写于南宋时期,反映了当时南北对峙的局势和百姓的苦难,诗中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贤明统治者的期望。
《浣溪沙(闻王侍郎复命)》是洪皓在南宋动荡的政治背景下创作的一首词。整首词通过对南北分裂和百姓苦难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统一与民众安居的渴望。开篇便点明了南北之间盟约的久未和解,接着以“斯民涂炭死亡多”来直接描绘百姓的苦难,突显战乱带来的灾难。接下来,诗人对未来的无奈和期待交织在一起,使得情感更为复杂。
在词的后半部分,诗人提到兴王和廉颇,突显出对明君和名将的渴望,表现了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希望和期待。然而“我蹉跎”一词则流露出诗人对当前政局的失落感,既有对历史的追忆,又有对现实的无奈。整首词情感丰富,结构紧凑,充分展现了诗人在乱世中的思考与感慨。
整首诗以对南北战争的无奈与对和平的渴望为主线,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统一的期盼及对贤明统治者的向往,情感真挚且深刻。
诗中提到“南北渝盟”主要是指什么?
A. 和平协议
B. 战争对峙
C. 经济合作
D. 文化交流
“斯民涂炭死亡多”表达了什么含义?
A. 生活富裕
B. 百姓的苦难
C. 战争胜利
D. 文化繁荣
“赖有兴王如世祖”中的“兴王”指的是?
A. 一位历史人物
B. 理想中的明君
C. 一种制度
D. 一个国家
可以将洪皓的《浣溪沙(闻王侍郎复命)》与杜甫的《春望》进行比较,二者均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心,但洪皓更强调对未来的期待,而杜甫则更多表现出对现状的感慨与悲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