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48: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48:14
路随流水入,门对最高峰。
叶落千山雨,泉鸣五夜钟。
欲眠时枕石,间坐为听松。
也有喧阗处,秋蝉与壁蛩。
这首诗描绘了一条小路沿着流水而去,门前正对着最高的山峰。山上的叶子在雨中飘落,泉水发出如钟声般的鸣响,仿佛在五夜之间回响。诗人在想要入睡时枕着石头,时而坐下倾听松树的声音。这里也有喧闹的地方,秋天的蝉鸣和墙壁上的蟋蟀声交织在一起。
黄鸿中(约1682年-约1750年),字子云,号秋江,清代诗人。其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喜好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的和谐。
这首诗创作于黄鸿中游览山水之际,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这首《题尧年叔水交山庄》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和细腻的情感流露,展现了诗人对山水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首句“路随流水入”以流水为引,给人一种清新流畅的感觉,仿佛带领读者进入一个悠然自得的境界。接着“门对最高峰”,则展现出壮丽的山景,形成了巨大的对比,突显出自然的雄伟与诗人内心的宁静。
“叶落千山雨”描绘了秋天的情景,雨水淅沥,给人一种伤感与孤寂的感觉。接下来“泉鸣五夜钟”则是对夜晚宁静的描绘,泉水的声音宛如钟声,清脆而悠远,增添了诗的灵动和层次感。诗人在这幅山水画卷中,似乎融入了自然的怀抱,感受到了一种超脱的宁静。
最后两句“欲眠时枕石,间坐为听松”展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在享受自然的同时,也在思考人生的哲理。而“也有喧阗处,秋蝉与壁蛩”则让人意识到生活中的喧嚣与宁静并存,表达了对自然生活的深刻感悟。整首诗构成了一个和谐的自然画面,既有壮丽的山水,又有细腻的情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哲学思考。
诗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在宁静中寻找内心平和的哲学思考。
诗中“路随流水入”表现了什么样的环境?
“泉鸣五夜钟”中的“钟”指代什么?
诗人在“欲眠时枕石”中表达了对自然的什么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