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虞美人·斋头水仙兰蓓蕾欲放,倚此速之》

时间: 2025-04-27 05:18:00

诗句

晓阴帘幕春寒峭。

未逗疏花笑。

美人香草认依稀。

等过几番风信见芳菲。

高丘莫便哀无女。

江上盈盈伫。

骚魂欲起托微波。

只是潇烟湘雨奈愁何。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5:18:00

原文展示:

虞美人·斋头水仙兰蓓蕾欲放,倚此速之
作者: 梅冷生 〔近代〕

晓阴帘幕春寒峭。未逗疏花笑。
美人香草认依稀。等过几番风信见芳菲。
高丘莫便哀无女。江上盈盈伫。
骚魂欲起托微波。只是潇烟湘雨奈愁何。

白话文翻译:

清晨的阴云笼罩着窗帘,春寒袭人,令人感到刺骨的寒冷。
尚未让疏落的花儿绽放笑颜。
那美人的芬芳和草木的气息依稀可辨。
等到几次春风送暖,才能见到花草的芳菲。
高高的丘陵上不要轻言悲哀没有女子的陪伴。
江边轻盈的身影伫立不动。
骚魂想要借着微波升起,
却不知在这潇洒的烟雨中该如何解愁。

注释:

  • 晓阴:清晨的阴云,指天气阴沉。
  • 帘幕:窗帘,遮挡光线的布帘。
  • :凛冽、刺骨的寒冷感。
  • 未逗:尚未引起,未能使花儿笑开。
  • 香草:芬芳的草木,多指春天的花草。
  • 高丘:高高的山丘,象征孤独或思念。
  • 骚魂:指离愁别恨的情感,借指诗人的情感寄托。
  • 潇烟湘雨:形容烟雨朦胧的景象,常用来表达愁苦的情绪。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冷生(1881-1941),原名梅庵,字冷生,近现代诗人。他的作品以细腻的情感和清新的意象为特点,多关注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的结合。梅冷生的诗风受传统诗词影响,同时又融入现代元素,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虞美人·斋头水仙兰蓓蕾欲放,倚此速之》创作于梅冷生的诗歌创作高峰期,正值他对生活、自然和情感的深刻思考时期。诗中描绘的春寒和花草的意象,反映了他对时光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虞美人”为题,展现了春天的气息与生命的渴望。开头的“晓阴帘幕春寒峭”描绘了一幅清晨阴冷的画面,给人带来一丝凄凉感。诗人用“未逗疏花笑”来表达春天尚未真正到来的失落感,暗示着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期待。接着“等过几番风信见芳菲”,通过春风的比喻,传达出对生命和美好的渴望,仿佛在说,春天的花朵终将绽放,生命也会迎来希望。

“高丘莫便哀无女”则体现出诗人对孤独的反思,尽管高丘上没有人陪伴,但不应轻言悲哀。接下来的“江上盈盈伫”则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江边静静等待的画面,暗示着等待与期盼。最后两句“骚魂欲起托微波, 只是潇烟湘雨奈愁何”,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想要通过自然的力量解脱内心的愁苦,但却发现自然的美丽也无法消除心中的忧伤。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生命中的孤独与渴望,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情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晓阴帘幕春寒峭:描绘了一幅清晨阴云笼罩的景象,给人一种寒冷刺骨的感觉。
  2. 未逗疏花笑:尚未让稀疏的花儿绽放笑颜,暗示春天的美好尚未来临。
  3. 美人香草认依稀:美人和香草的气息依稀可辨,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4. 等过几番风信见芳菲:期待春风过后能见到花草的芳香,传达出对生命的期待。
  5. 高丘莫便哀无女:高丘之上不必哀叹没有女子相伴,表现出对孤独的反思。
  6. 江上盈盈伫:江边轻盈的身影静静伫立,暗示等待与期盼。
  7. 骚魂欲起托微波:骚动的灵魂想借微波升起,表露出内心的挣扎。
  8. 只是潇烟湘雨奈愁何:在烟雨中面对愁苦,表达出对愁苦无奈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风比喻为生命的希望,体现出对未来的期待。
  • 拟人:通过“花笑”赋予花朵以人的情感,增强诗的生动性。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使得句子更具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的是对生命、自然的感悟,以及对孤独与美好事物渴望的情感。诗人以自然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表达内心的孤独和对美好的期待,展现了深刻的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晓阴:象征不安与忧愁的环境。
  • 疏花:代表生命的脆弱与无常。
  • 香草:象征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 高丘:象征孤独与思念。
  • 江水:流动的水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晓阴帘幕春寒峭”中“峭”字最接近的意思是: A. 温暖
    B. 刺骨
    C. 平和

  2. 诗中提到的“美人香草”主要是指: A. 美丽的女子和芬芳的草木
    B. 只有香草的女子
    C. 绝美的自然景色

  3. “高丘莫便哀无女”传达的情感是: A. 孤独
    B. 快乐
    C. 忧伤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纳兰性德的《木兰花令》

诗词对比:

  • 《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春天的渴望和对爱情的思念,风格上更为细腻。
  • 《木兰花令》:在表现孤独情感上与《虞美人》相似,但更加直接、浓烈。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梅冷生诗集》
  • 《古诗词的艺术与技巧》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莲塘驿(在盱眙界) 从军夜次六胡北饮马磨剑石为祝殇辞 北至太原 送归中丞使新罗册立吊祭(一作李端诗) 再赴渭北使府留别 春日晋祠同声会集得疏字韵 送襄阳李尚书 宿冯翊夜雨赠主人 过马嵬二首(第二首一作李远诗) 送贾校书东归寄振上人(一作振上人院喜见贾弇兼酬别)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鹤发鸡皮 靣字旁的字 穴宝盖的字 夕字旁的字 癞骨顽皮 皇店 贪茸 露红烟紫 竟界 章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玄字旁的字 厄字旁的字 赫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伟绩丰功 饥寒交凑 草行露宿 忌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利爱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