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37: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37:59
原文展示:
见说金台客,相逢只论诗。 坐来残暑退,吟许野僧知。 自喜幽栖僻,唯惭道义亏。 身闲偏好古,句冷不求奇。 晦迹全无累,安贫自得宜。 同人终念我,莲社有归期。
白话文翻译:
听说金台的客人,相逢时只谈论诗歌。 坐下来,残留的暑气消退,吟咏的诗句连野外的僧人都知道。 自己喜爱幽静偏僻之地,只惭愧道义上有所欠缺。 在闲暇时偏爱古风,诗句冷静而不追求奇特。 隐匿行迹全无负担,安于贫困自得其乐。 同道之人最终会想念我,莲社也有归来的日子。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山甫是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以清新自然、淡泊名利为主。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诗歌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道义的自我反省。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作者对刘书记(刘知己)的回赠,刘书记可能是一位有才华的文人,与作者有共同的诗歌爱好。诗中表达了作者对诗歌的专注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对道义的自我反省。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淡泊名利、追求诗歌艺术为主题,展现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道义的自我反省。诗中“见说金台客,相逢只论诗”一句,直接表达了作者对诗歌的热爱,认为与有才华的文人相逢时,只谈论诗歌就足够了。“自喜幽栖僻,唯惭道义亏”则表达了作者对幽静偏僻之地的喜爱,同时也对自己在道义上的欠缺感到惭愧。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淡泊名利、追求艺术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淡泊名利、追求诗歌艺术,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道义的自我反省。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远的意境,展现了作者淡泊名利、追求艺术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金台客”指的是什么? A. 有才华的文人 B. 金色的台子 C. 官员 D. 商人
“自喜幽栖僻”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A. 对繁华的向往 B. 对隐逸生活的喜爱 C. 对贫困的厌恶 D. 对道义的追求
诗中“莲社”指的是什么? A. 佛教寺庙 B. 文人雅集的地方 C. 商业集市 D. 政治团体
答案: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