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35: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35:59
少年去国时,不忍轻出昼晚归。
补省郎,但觉惭列宿。
人岂不自揣,幸矣老云岫知止讵敢希?
要且避嘲诟。
谁将有限身,遗臭古今宙?
人诛虽或逃,阴阳将汝寇。
少年时离开故乡,不忍心在白天轻易外出,晚上又归得很晚。
如同补省的郎官,只觉惭愧于与星宿的列队。
人难道不自我反省吗?幸好老云岫知道知止,岂敢奢望名利?
只想避开世俗的嘲讽和责难。
谁会将这有限的身躯,留给世间遗臭?
人虽可能逃避惩罚,阴阳的审判终究会降临。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和词人。他的诗歌以豪放、激昂著称,常常表达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与热爱。
此诗作于陆游晚年,他身处动荡的时代,国破家亡,心中对故国的思念与无奈交织,诗中透露出他对个人命运的深思和对名利的冷漠。
这首诗通过对少年时代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泊和对人生的深刻反思。开头提到的“少年去国时”,道出了作者年少离乡的心情,充满了对故土的眷恋与不舍。接下来的“惭列宿”不仅展现了他对个人成就的自卑,也反映出当时社会对官员的高要求。作者自我反省,意识到物质名利的短暂与虚幻,因此选择了避世而居,追寻内心的宁静。
诗中对“老云岫”的提及,隐含着诗人对老年生活的理想和对现世纷扰的超然态度。最后两句则以阴阳的对立,强调了无论人世如何逃避,最终都无法逃脱生死的审判,表达了对生命有限的深刻理解与对未来不可知的忧虑。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深邃的哲思,传达了一种对人生的理性思考,既有对过往的追忆,也有对现状的反思,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
整首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名利的超脱与对生命有限的深刻认识,展现了诗人对世俗的冷漠和对内心宁静的向往。
诗人陆游生活在哪个朝代?
诗中提到的“补省郎”指的是什么?
诗中“老云岫”象征着什么?
比较陆游的诗与李白的《将进酒》。两者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但陆游更强调对名利的超脱,而李白则更倾向于享受当下的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