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5:09: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5:09:26
即席用实之郎中韵
作者: 刘克庄
偶临群彦宴公堂,
老去斯庄莫遣荒。
东道主人如谢守,
西阶重客欠王郎。
不能席上题鹦鹉,
争免池边夺凤凰。
圣世英贤俱入彀,
岂论狗监与鹰坊。
这首诗的意思是:偶然来到众多杰出人士聚会的公堂,年纪渐长的我不想让自己显得荒废。东边的主人像谢守那样杰出,西边的重客却缺少王郎的风范。无法在席间题写鹦鹉的诗句,争取免于在池边与凤凰争斗。如今的圣世英贤都被包罗在内,又何必去论及犬吠和鹰鸣的微末之事呢。
作者介绍:刘克庄,字士元,号澹斋,宋代著名的诗人和政治家,以诗词和散文见长。他的作品多表现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人性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一个宴会上,诗人以老者的身份参与,感慨自己年华渐逝,同时思考了人际关系和社会地位的问题,反映了当时士人对名利的追求和哲理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宴会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和对名利的反思。在宴会中,诗人感受到时光的流逝与世事的变迁,虽然身处于众多杰出之士中,却反思自己的境况与成就。诗中提到的东道主和重客,象征着社会上层的精英,而诗人则自谦为普通人,表现出一种谦逊的态度。
诗的后半部分提到无法在席上题写鹦鹉的诗句,体现了对文人雅士风范的追求,而“争免池边夺凤凰”则暗喻着在竞争中保持自己的尊严与品位。最后一句“岂论狗监与鹰坊”则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对低俗之事的蔑视,显示出一种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以宴会为背景,隐喻着人生的聚散离合,带有浓厚的哲理意味,语言简练而富有层次感,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修养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宴会的场景,探讨了人际关系、社会地位与个人价值的关系,表达了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和对名利的反思,展现出诗人对高尚品质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东道主人如谢守”提到的“谢守”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王羲之
B. 谢安
C. 李白
诗人用“鹦鹉”比喻什么样的文辞?
A. 高雅
B. 粗俗
C. 轻浮
“岂论狗监与鹰坊”反映了诗人对什么的态度?
A. 崇敬
B. 轻视
C. 赞美
答案:1. B;2. C;3.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刘克庄的这首诗与李白的《将进酒》,两者都探讨了人生的短暂与追求,但刘克庄更注重对社会地位的反思,而李白则强调及时行乐、豪放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