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24: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24:11
感秋
作者: 陆游 〔宋代〕
秋堂露气清,
萧爽入毛骨。
葛裯耿无寐,
坐待山月没。
湿萤飞不起,
熠熠依衰草。
劲风西北号,
落叶纷可扫。
老生惜岁月,
烈士志功名。
登临送将去,
非复儿女情。
悬知青海边,
杀气横千里。
良时不可失,
胡行速如鬼。
在清澈的秋夜,露气弥漫,
凉爽的空气沁入骨髓。
我难以入眠,
静静等待山上的明月落下。
湿润的萤火虫无法飞起,
它们闪烁着光芒依偎在枯草上。
劲风从西北袭来,
落叶纷纷扬扬,像是可以用手扫去。
我这老者对岁月感到怜惜,
而壮士却志向功名。
登高送别即将出征的将士,
已不再是儿女情长。
我知道青海边上,
杀气弥漫千里。
良辰美景不可错过,
敌人来袭如鬼魅般迅速。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词人。生于绍兴,卒于杭州。陆游一生经历了南宋的兴衰,作品内容涉及政治、军事、爱情等多个方面,常表现出爱国情怀与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感秋》写于陆游晚年,正值国家动荡之时,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意境,表达对岁月的感慨与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感秋》通过描绘清秋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开篇以“秋堂露气清”入手,展现出一种清朗而冷冽的秋夜氛围,紧接着通过“萧爽入毛骨”传达出深刻的秋意。诗人在这宁静的环境中,难以入眠,体现出他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历史的思考。
“湿萤飞不起”一句,突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湿润的环境使得萤火虫无法飞翔,暗示了他对国家前途的忧虑。接下来的“劲风西北号,落叶纷可扫”,则是自然景象的更替与人事的变迁的象征,落叶的纷飞不仅是秋天的特征,更暗指历史的沧桑与个人的无奈。
最后,诗人提到“良时不可失”,展现出一种紧迫感,呼唤壮士们为国家出征,强调了责任与使命感。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秋天的感怀,也有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反映了陆游作为一个爱国诗人的豪情。
整首诗歌通过秋天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个人价值的追求。陆游在诗中展现了深刻的历史观与强烈的责任感,强调了在战乱时期,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的关系。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主要是哪个季节?
“湿萤飞不起”中的“湿”指的是?
诗人寄托了怎样的情感于“良时不可失”这句?
陆游的《感秋》与杜甫的《秋夕》都通过描写秋天的景象,表现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人生的思考。陆游更侧重于国家的命运与个人的责任,而杜甫则更多地关注个人的困境与历史的沉重感。
以上内容为对《感秋》的详细分析与解读,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魅力与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