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1 22:35: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22:35:54
东园梅熟杏初丹,老子披襟每不冠。
古砚坡陀麝煤绿,小山葱蒨石盆寒。
移床剩欲眠松坞,鼓枻还思泊蓼滩。
未用丝毫辨差等,黄尘终胜客长安。
东边的园子里梅子熟了,杏子刚开始变红。
我老了,披着衣襟却不再戴帽。
古老的砚台上覆盖着麝香煤绿,
小山的草木繁茂,石盆里的水依旧寒冷。
我想把床移到松树下再睡一会儿,
划着船还想停在蓼草滩边。
并不需要丝毫去辨别高低贵贱,
那些黄尘终究比长安的繁华更胜一筹。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的诗人、词人。他一生经历了南宋的兴衰,作品多以爱国、抒情、山水为主题,风格豪放而细腻。
创作背景: 《初夏幽居》创作于陆游晚年,正值南宋动荡不安之际。诗中描绘了诗人隐居生活的平静与自然之美,表达了对繁华都市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初夏幽居》是陆游在其晚年时写的一首诗,展现了他对于自然和隐居生活的热爱。诗的开头描绘了初夏时节,东园的梅子已经成熟,杏子刚刚变红,生动地呈现出夏季的气息。接下来,诗人以“老子披襟每不冠”自谦,体现了他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态度。古砚和小山的描写,传递出一种恬淡的生活情趣,让人感受到自然环境的清幽和宁静。
后两联则表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思考。在松坞下的想睡与蓼滩的思考,既是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繁华长安的反思。最后一句“不用丝毫辨差等,黄尘终胜客长安”,透露出诗人对物质生活的无所谓,反而是对简单、安静的乡村生活的赞美。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体现了他对生活本质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初夏田园的美丽和诗人内心的宁静,表达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与对繁华都市生活的反思,体现了陆游对人生的思考与对物质世界的超脱。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东园”主要是指什么?
A. 房屋
B. 花园
C. 田地
“黄尘终胜客长安”中的“黄尘”指代什么?
A. 繁华
B. 乡村的自然场景
C. 沙尘暴
诗人对世俗的态度是?
A. 渴望名利
B. 轻视名利
C. 中立态度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陆游的《初夏幽居》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隐居生活的宁静,前者更强调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对名利的超脱,后者则通过秋天的景象表现了诗人的孤独与宁静,两者均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与对世俗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