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25: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25:23
题尚友轩
作者: 张镃 (宋代)
作乾无如八老诗,古今模思更求谁。
渊明次及寒山子,太白还同杜拾遗。
白傅东坡俱可法,涪翁无已总堪师。
胸中活底仍须悟,若泥陈言却是痴。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古今诗人及其作品的思考与追寻。诗中提到,写作的境界无人能比得上八位老诗人,而在古今之间,究竟要向谁求索呢?接下来提到的陶渊明、寒山子、李白和杜甫等人都是值得学习的对象。紧接着,提到白居易、苏东坡等人同样值得效法,而涪翁(王维)更是无可替代的师者。最后,作者强调,心中真正的领悟需要自己去领会,否则只是在重复陈旧的言辞,这样是愚蠢的。
作者介绍:张镃,字子明,号含章,宋代诗人,生活在北宋时期,擅长诗歌,尤其在山水诗方面有较高造诣。他的诗风受王维影响,兼具清新与深远的意境。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张镃晚年,反映了他对古今诗人的思考与感悟。社会背景上,宋代是一个文人崇尚诗歌的时代,张镃在此环境中感受到传统诗歌的积淀与创新的必要性。
这首诗展现了作者对古代及当代诗人的敬仰与思考,表达了对诗歌创作的深刻理解。开篇以“作乾无如八老诗”引出对古代诗人的赞美,显示出作者对传统文学的重视。接着提到陶渊明、寒山、李白、杜甫等人,这不仅是对他们艺术成就的认可,也暗含了对他们个人风格的向往。诗中提到的“白傅东坡”与“涪翁”则代表了宋代的文学成就,体现了作者对诗歌传承和发展的思考。
最后两句“胸中活底仍须悟,若泥陈言却是痴”更是点明了作者的观点:真正的理解和创造来源于内心的领悟,而不是简单的模仿与重复。这种对诗歌创作的态度,既是对传统的尊重,也是一种自我探索的精神,表现出作者渴望在诗歌中寻找个性与真理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探索与创造,强调个体在学习与模仿中应有的独立思考,警示人们不要陷入简单的重复之中。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哪位诗人被称为“太白”?
诗中提到“涪翁”是指哪位诗人?
“胸中活底仍须悟”这句的意思是?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