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17: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17:55
日见巴东峡,黄鱼出浪新。
脂膏兼饲犬,长大不容身。
筒桶相沿久,风雷肯为神。
泥沙卷涎沫,回首怪龙鳞。
每天在巴东峡口,黄鱼在波浪中翻滚,活力十足。
它的脂肪可以饲养狗,长得太大反而无法容身。
筒子和桶子长期使用,不知风雷会不会化作神灵。
泥沙卷着涎沫,回头望去竟然像怪龙的鳞片。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圣”。他的诗歌反映了深厚的社会责任感和对人民苦难的同情。杜甫的创作风格多样,且在历史、政治、民生等方面有深刻的洞察。
这首诗写于杜甫晚年,正值唐代中期社会动荡,民生困苦。诗中描绘黄鱼的场景,可能反映了杜甫对自然的观察,以及对生活的感慨。诗中对鱼的细致描写,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暗含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黄鱼》是一首充满生动意象的诗作,诗中通过描绘巴东峡的自然景观和黄鱼的形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首句“日见巴东峡,黄鱼出浪新”以自然景色引入,给人一种清新之感。黄鱼在波浪中活跃,象征着生命的蓬勃与希望。然而,接下来的“脂膏兼饲犬,长大不容身”则暗示了生活中繁荣背后的困扰,鱼虽养狗,但长大后却难以安放,反映了对生活艰辛的深刻感悟。
诗中“筒桶相沿久,风雷肯为神”则通过生活细节传达出一种无奈与期待,久而久之的习惯与自然力量的结合,形成了一种哲理性的思考。同时,“泥沙卷涎沫,回首怪龙鳞”以奇特的比喻,生动描绘了泥沙翻滚的景象,给人以视觉冲击,也暗示着生命的变幻与无常。
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慨,杜甫以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情感的表达。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通过黄鱼这一意象,展现了生与死、繁荣与困扰之间的辩证关系。
诗中提到的“巴东峡”位于哪个国家?
“黄鱼出浪新”表现了什么情感?
诗中提到的自然力量“风雷”象征什么?
比较杜甫与李白在自然题材上的表现,杜甫更加注重生活的现实,而李白则更倾向于表现个人的情感与理想。杜甫通过黄鱼的意象展现生活的困扰,而李白在《庐山谣》中则描绘了壮丽的山水,表达对自由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