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2:04: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04:24
几何水作四时雷,试去寻源櫂懒回。
欲看泽民千古样,我来不是等闲来。
这首诗描绘的是水流激荡、四季如雷的景象。试着去探寻水源,划桨的力气似乎懒得回头。想要看泽国人民千古以来的风貌,我来此并不是为了闲游。
诗中提到的“泽民”可以引申为历史上生活在水边的人民,古代文人常常以水乡、泽国为题材,表达对民生的关注。这种背景常见于诗人的描写中,反映了他们对社会的关怀与观察。
魏洽,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涉及自然景观与民生,风格清新脱俗,常以水、山为题材,表达对生活的感悟。
这首诗作于魏洽游历某个水乡时,借助自然景象表达对社会的关注,体现了他对水乡人民生活的思考与感慨。
这首诗以生动的水景描绘开篇,展现出自然界的壮丽与生机。首句“几何水作四时雷”不仅描绘了水流的激荡声,更暗示了自然力量的无穷。接着,诗人转向自我,表达了对探寻水源的渴望与懒散,反映出一种轻松却又略带无奈的心态。最后两句则将视角转向民众,表现出诗人对百姓生活的关注,强调自己来此并非闲游,而是有着更深的目的。这种情感的转变使整首诗充满了层次感与深度,让读者在享受自然美景的同时,也感受到诗人对社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自然的感悟与对社会的关注,诗人通过水的景象反思人类生活,表达了对生存状态的关注与对历史的思考。
诗中“几何水作四时雷”中的“几何”指的是什么?
“櫂懒回”中的“懒”字有什么含义?
诗人来此的原因是什么?
比较魏洽与杜甫在自然描写中的不同风格,魏洽侧重于感性与轻松,杜甫则更多体现社会责任感与沉重的历史感。两者在表现自然与人文的结合上都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文化视角与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