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寄友人》

时间: 2025-04-28 01:27:32

诗句

杜甫在时贪入蜀,孟郊生处却归秦。

如今始会麻姑意,借问山川与后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1:27:32

诗词名称: 寄友人

作者: 陈标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杜甫在时贪入蜀,
孟郊生处却归秦。
如今始会麻姑意,
借问山川与后人。


白话文翻译:

杜甫在世时贪恋蜀地,孟郊生于此却回归秦地。如今我才真正领会麻姑的意趣,想请问山川对后世的意义。


注释:

  • 杜甫:唐代著名诗人,以忧国忧民的诗作著称。
  • :指四川地区,以其美丽的山水和丰富的物产著称。
  • 孟郊:唐代诗人,以清新脱俗的诗风闻名。
  • :指陕西地区,孟郊的故乡。
  • 麻姑:传说中的神仙,善于弹琴,象征着长生与超脱。
  • 山川:指自然风光,象征历史的变迁与人间的沧桑。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陈标,唐代诗人,生平少有记载,但其作品多以清新脱俗、感悟人生见长。
  •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动荡不安的时代,诗人借古人之事抒发对现实的感慨,表达对历史与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寄友人》通过杜甫和孟郊两位诗人的典故,展现了诗人对历史、自然和后人的思考。开篇提到杜甫和孟郊,分别代表了对故乡的热爱与归属感。杜甫在世时对蜀地的贪恋,透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孟郊的归秦则反映了对故乡的深厚情感。

接下来的“如今始会麻姑意”则是一种顿悟,表达了诗人对超然物外、追求精神世界的向往。麻姑意指一种超脱于尘世的境界,诗人试图通过山川与后人之间的关系来探讨人生的意义。最后一句“借问山川与后人”,则是一种对后世的期许,希望后人能够理解自然与历史的真谛。

整首诗结构简洁,却蕴含深意,表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悟和对后世的期望,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杜甫在时贪入蜀”:杜甫在世时对蜀地的热爱与留恋。
    • “孟郊生处却归秦”:孟郊虽生于蜀,却选择归于秦地,反映了对故土的情感。
    • “如今始会麻姑意”:诗人开始领悟麻姑的超脱意趣,象征着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 “借问山川与后人”:诗人向自然和历史发问,寄托对未来的希望。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贪入蜀”与“归秦”形成鲜明对比。
    • 象征:麻姑象征着超凡脱俗的境界,山川则象征着历史的积淀。
  •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历史与自然的思考,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意义的探讨,以及对后人的寄托与期望。


意象分析:

  • 杜甫:象征着忧国忧民的情怀。
  • 孟郊:代表对故乡深厚的情感。
  • 蜀与秦:分别象征了不同的文化背景与人生态度。
  • 麻姑:象征着超脱与精神追求,反映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杜甫在诗中代表了什么?
    A. 热爱故乡
    B. 忧国忧民
    C.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 “麻姑意”指的是什么?
    A. 对尘世的留恋
    B. 超脱的境界
    C. 对历史的追溯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望岳》 by 杜甫:同样表达对自然的感悟。
  • 《登高》 by 杜甫:进一步探讨人生的无常与感慨。

诗词对比

  • 陈标的《寄友人》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表现了对自然的深刻感悟,但前者更强调历史的思考,后者则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绘。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对唐诗的汇编与分析。
  • 《唐诗鉴赏辞典》:提供对唐诗的详细解读与赏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真珠帘·绿房几夜迎清晓 凄凉犯·西风暗翦荷衣碎 西河·花最盛 斗婵娟/霜叶飞 徵招 还京乐·醉吟处 一萼红·倚阑干 满庭芳 小春 扫花游/扫地游 绮罗香·候馆深灯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皮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桑榆之年 鸟字旁的字 学无止境 肉包子打狗 包含卖的成语 东门黄犬 片云遮顶 打退堂鼓 米字旁的字 平地起雷 案堵如故 争名夺利 耿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咯的词语有哪些 文字旁的字 长字旁的字 驰开头的成语 黑字旁的字 沃灌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