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佚老堂为陶敏宣德题》

时间: 2025-05-01 19:38:30

诗句

未老刚称老,言休即便休。

浔阳真有后,彭泽善贻谋。

隐几悲残漏,回头见急流。

便须移醉石,偃卧北窗幽。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9:38:30

原文展示: 佚老堂为陶敏宣德题 张舜民 〔宋代〕 未老刚称老,言休即便休。 浔阳真有后,彭泽善贻谋。 隐几悲残漏,回头见急流。 便须移醉石,偃卧北窗幽。

白话文翻译: 尚未真正老去就自称老,言语上的纷争一旦停止就彻底放下。 浔阳的后代确实有出息,彭泽的智慧善于留下谋划。 靠着几案感叹时光的流逝,回头看时发现急流勇退。 就应该搬来醉石,在北窗下安静地躺卧。

注释:

  • 未老刚称老:指尚未真正老去就自称老。
  • 言休即便休:言语上的纷争一旦停止就彻底放下。
  • 浔阳:地名,指陶渊明的故乡。
  • 彭泽:地名,指陶渊明曾任彭泽令。
  • 隐几:靠着几案。
  • 残漏:指时间的流逝。
  • 急流:比喻官场的险恶。
  • 醉石:指陶渊明常醉卧的石头。
  • 偃卧:躺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舜民,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他的诗作多表现隐逸生活和对官场的不满。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为陶敏宣德题写的,表达了对陶渊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的厌倦。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陶渊明隐逸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官场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未老刚称老,言休即便休”反映了诗人对世俗纷争的厌倦,而“浔阳真有后,彭泽善贻谋”则表达了对陶渊明智慧和隐逸生活的赞赏。最后两句“便须移醉石,偃卧北窗幽”更是直接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未老刚称老,言休即便休”: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争的厌倦,希望彻底放下。
  2. “浔阳真有后,彭泽善贻谋”:赞赏陶渊明的智慧和隐逸生活。
  3. “隐几悲残漏,回头见急流”:感叹时光流逝,回头看官场的险恶。
  4. “便须移醉石,偃卧北窗幽”: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急流”比喻官场的险恶。
  • 对仗:“未老刚称老,言休即便休”中的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官场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残漏”、“急流”、“醉石”、“北窗”。
  • “残漏”象征时间的流逝,“急流”象征官场的险恶,“醉石”和“北窗”象征隐逸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浔阳真有后”指的是谁? A. 陶渊明 B. 陶敏宣德 C. 张舜民 答案:A

  2. “隐几悲残漏”中的“残漏”指的是什么? A. 时间的流逝 B. 官场的险恶 C. 隐逸生活 答案:A

  3. 诗中“便须移醉石”表达了对什么的渴望? A. 官场 B. 隐逸生活 C. 世俗纷争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与张舜民的这首诗都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陶渊明集》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桂隐纪咏·樵迳 桂隐纪咏·满霜亭 桂隐纪咏·鲈乡亭 桂隐纪咏·静乐庐 桂隐纪咏·归喜桥 桂隐纪咏·俯镜亭 桂隐纪咏·抚鹤亭 桂隐纪咏·读易轩 桂隐纪咏·翠樾堂 桂隐纪咏·传经轩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言字旁的字 弋字旁的字 吟写 钻火得冰 论坐 付之一笑 廻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外开头的成语 清明在躬 父字头的字 尣字旁的字 尸字头的字 御卫 心亿则乐 冲冠怒发 治病救人 点头咂嘴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