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02:38: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02:38:31
潮落江平未有风,
扁舟共济与君同。
时时引领望天末,
何处青山是越中。
这首诗描绘了潮水退去,江面平静,没有风浪的情景。诗人和朋友同坐一条小舟,时不时抬头望向遥远的天际,心中思念着那片青山,想知道究竟在哪儿是越地。
“越中”指的是古代的越国,位于今浙江一带。越国在历史上有着丰富的文化背景,尤其是与吴国的关系及其文学传统。诗中提到的青山,常常是古诗中用来寄托思乡之情或追忆往昔的意象。
孟浩然(689年-740年),唐代著名诗人,字浩然,号孟溪,襟怀豪放,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他的诗风清新脱俗,与王维齐名,被誉为“田园诗人”。
此诗创作于孟浩然的游历生涯中,诗人常常与友人泛舟西湖,享受自然的宁静与美好,寄托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友谊的珍视。
《渡浙江问舟中人》以平静的江面和悠然的小舟为背景,展现了一幅宁静的画面。诗中描绘了潮落江平的情景,给人一种安宁之感。通过“未有风”的描写,诗人突出了环境的静谧和内心的宁静。而“小舟共济”则表现出诗人与友人之间的和谐、亲密,增添了诗的温暖情感。
接下来,诗人抬头望向天际,表现出对远方的向往与思索。诗中的“青山”,不仅是自然的景色,更是诗人内心深处的寄托,象征着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探索。最后一句“何处青山是越中”,更是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迷惘的情绪。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自然与人心的和谐,抒发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故乡的思念,情感深刻而细腻。
整首诗通过描绘宁静的江面和友人之间的亲密关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友谊的珍视和对故乡的思念。情感细腻而真挚,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柔情与哲思。
诗中“潮落江平”意味着什么?
“扁舟共济”中“共济”的意思是?
诗中提到的“越中”指的是哪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