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28 11:36: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11:36:56
行艺当年帝所闻,声名久矣动簪绅。
文场秉笔渊源厚,诗席谈经业履醇。
白发忽惊蒿里暮,青衫难问箬溪春。
两京模范垂芳远,多少生徒泪满巾。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所从事的文艺事业的感慨与怀念。年轻时的才华曾被皇帝所赞赏,声名显赫,吸引了文人雅士的关注。如今文坛上,自己仍然努力执笔创作,积累深厚的学识,但年岁已高,白发悄然增多,感叹时光飞逝,难以再去青衫岁月中的箬溪寻春。两京(指北京和南京)的模范风范已经远播,然而多少学子在怀念之中泪流满面,感叹人生的无奈与失落。
陈旸是宋代的一位文学家,以其深厚的文学素养和独特的诗风而闻名。他的诗作多关注人生哲理,展现人事变迁的感慨。
该诗写于作者年老之际,回忆起年轻时的光辉岁月,感叹时光的流逝和当年理想的追求,体现了对人生和文艺事业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以恬淡而深刻的情感,描绘了作者在年岁渐长后的感慨与反思。开头两句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表现出作者的成就与失落。曾经的辉煌与如今的孤独形成鲜明的对比,揭示了人生无常的主题。接下来的几句则通过意象的描绘,表现出作者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年轻时光的怀念。白发与青衫的对比,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青春的逝去,让人感受到强烈的时光感。最后两句则提到两京的模范,暗示着文化的传承与影响,同时也流露出对后辈的关切与无奈,体现了诗人对教育与传承的思考。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既有个人情感的流露,又有对时代的反思,充满了哲理的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对青春流逝的无奈、对文艺事业的执着与追求,以及对后辈的期望与担忧,深刻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诗中提到“白发”是象征什么?
“两京模范垂芳远”中的“两京”指的是哪两个城市?
诗中“青衫”主要代表什么?
与唐代诗人杜甫《登高》相比,陈旸的《缺题》更加强调个人的情感与对时间流逝的直接感受,而杜甫则更多地反映了国事的忧虑与个人的沉重负担。两者都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但侧重点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