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2 22:08: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2 22:08:50
日日风吹虏骑尘,
年年饮马汉营人。
千堆战骨那知主,
万里枯沙不辨春。
浴谷气寒愁坠指,
断崖冰滑恐伤神。
金鞍玉勒无颜色,
泪满征衣怨暴秦。
每天风吹起胡人的骑尘,
年年在汉营中饮马的人。
千堆战骨又有谁知道主人的归属,
万里黄沙又如何分辨春天。
沐浴在谷中的寒气令人愁苦,
断崖上的冰面滑得让人害怕。
金色的鞍和玉制的勒马具失去了光彩,
征战的衣服上满是泪水,怨恨暴秦。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陈标是唐代的诗人,具体生平资料较少,但其作品多表现出对战争和社会动荡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的动荡时期,反映了作者对战争带来的痛苦和对亡国之痛的感慨,表达了对无辜士兵和百姓的同情。
《饮马长城窟》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了战争的残酷和人们的无奈。诗的开头以“日日风吹虏骑尘”展现出战场上的苍凉和不安,描绘出边疆士兵的艰难生存。接着“年年饮马汉营人”更是强调了长期的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无尽的消耗。诗中提到的“千堆战骨”与“万里枯沙”更是对战争后果的无情揭示,令人感到战斗的无意义和生命的脆弱。
在下半部分,诗人用“浴谷气寒愁坠指”及“断崖冰滑恐伤神”的意象,传达出身处战争环境中士兵的孤苦与惶恐。最后两句“金鞍玉勒无颜色,泪满征衣怨暴秦”则是对士兵心情的进一步升华,华美的装备失去了光彩,泪水浸透了征战的衣服,展示出对暴政的不满与悲伤。
整首诗以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反映了战争的残酷与对人性悲剧的思考,使人感到沉重的历史负担与对和平的渴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战争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士兵与百姓在战争中的痛苦与无奈,体现了对暴政的愤怒与对和平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虏骑尘”指的是什么?
A. 汉朝的骑兵
B. 胡人的骑兵
C. 贸易商队
D. 游牧民族
“千堆战骨那知主”意味着什么?
A. 战争的胜利
B. 战争中的无辜
C. 英雄的荣耀
D. 战斗的乐趣
诗中提到的“金鞍玉勒”象征着什么?
A. 战争的胜利
B. 士兵的荣耀
C. 战争的悲剧
D. 权力的象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昌龄的《从军行》相比,陈标的《饮马长城窟》更加注重描绘战争的惨烈与士兵的悲苦,而王昌龄则更侧重于对英雄的赞美和战斗的豪情。两者各有千秋,但都反映了战争对人的深刻影响。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