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39: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39:28
《登永济寺楼书怀》
作者: 方正澍 〔清代〕
危楼突兀贴苍山,
卷幔三吴一望间。
林鸟忽随霜叶下,
江潮自背夕阳还。
有涯岁月含愁过,无用文章割爱删。
凭眺可怜情作恶,蒲团深羡老僧闲。
这首诗描写诗人在高楼上俯瞰苍山的景象。远处的三吴大地尽收眼底,似乎可以看到林中的小鸟随着霜叶飘落,江水在夕阳的映照下缓缓流去。诗人感慨自己有限的岁月中充满了忧愁,感到自己的文章没有价值而不得不割舍。透过这个景象,诗人感到怜惜,不禁羡慕那位坐在蒲团上悠闲自得的老僧。
方正澍(约1640-约1710),清代诗人,生于江南,工诗文,风格清新,常以自然为题材。他的诗作多描绘江南水乡的优美风光,饱含个人情怀,展现出其对生活的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
《登永济寺楼书怀》创作于清代,诗人登高望远,抒发对人生的感慨与思考,折射出当时士人对自身价值的反思以及对自然的热爱。
这首诗通过对登高远眺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复杂的内心情感。开篇的“危楼突兀贴苍山”以生动的画面引入,展现了高楼的雄伟与苍山的巍峨。接下来的“卷幔三吴一望间”则通过细腻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诗人所见之广阔,仿佛身临其境。
诗中“林鸟忽随霜叶下,江潮自背夕阳还”两句,描绘出自然界的变化与流逝,象征着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短暂。随着岁月的流逝,诗人感到一种无奈与愁苦。“有涯岁月含愁过,无用文章割爱删”,此处表达了诗人对有限人生的感慨,以及对自己创作的自我否定,反映出深刻的忧伤与自省。
最后两句“凭眺可怜情作恶,蒲团深羡老僧闲”,更是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对比悠闲的老僧,诗人感到自己的情绪与烦恼显得如此微不足道,进而引发对人生的深思与羡慕。这首诗在意象和情感上都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沉重思考,展现了一种清新而又深邃的艺术风格。
整首诗以登高望远为起点,探讨了人生的有限与创作的无用,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体现出一种深沉的哲学思考与对理想的追求。
诗中“危楼突兀”形容的是:
A. 高耸的建筑
B. 低矮的草屋
C. 漂浮的云彩
D. 远处的山脉
诗人羡慕的对象是:
A. 自己
B. 朋友
C. 老僧
D. 自然
“江潮自背夕阳还”描写了:
A. 日出
B. 时间的流逝
C. 繁华的城市
D. 春天的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