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25: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25:11
双声子·晚天萧索
作者: 柳永 〔宋代〕
晚天萧索,断篷踪迹,乘兴兰棹东游。
三吴风景,姑苏台榭,牢落暮霭初收。
夫差旧国,香径没徒有荒丘。
繁华处,悄无睹,惟闻麋鹿呦呦。
想当年空运筹决战,图王取霸无休。
江山如画,云涛烟浪,翻输范蠡扁舟。
验前经旧史,嗟漫哉当日风流。
斜阳暮草茫茫,尽成万古遗愁。
在晚天的萧索中,船只的踪迹已断,兴致勃勃地划着兰舟向东游去。三吴的风景,姑苏的台榭,笼罩在初落的暮霭之中。夫差的旧国,香径已被荒丘淹没。繁华的地方,静悄无声,只听见麋鹿的呦呦鸣叫。想当年空有运筹帷幄之才,决战时图谋王位霸业,然而如今江山如画,云涛烟浪中,却是翻输范蠡的扁舟。回想前人的历史,唉,真是对当日风流的感慨。斜阳照落在茫茫的暮草上,尽成万古的遗愁。
作者介绍:柳永(987年-1053年),字耆卿,宋代著名词人,擅长填词,作品多描写离愁别绪与风花雪月,风格婉约而细腻。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柳永晚年,正值其个人事业和人生的低谷,面临着对往昔辉煌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词中充满了对历史的反思和对人生的感慨。
《双声子·晚天萧索》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人事沧桑的词作。开篇的“晚天萧索”便为整首词定下了凄凉的基调,描绘了一个空旷的黄昏场景,船只已然消失,似乎象征着诗人的孤独与失落。接着,词人回忆起昔日繁华的三吴地区,曾经的美景如今已被荒丘取代,生动地表现了历史的无情与时间的流逝。
词中“夫差旧国”一语,唤起了对历史故事的追忆,夫差的辉煌与败落形成鲜明对比,显示出权力的短暂与无常。再者,词人提及“江山如画”,将自然风光与历史沧桑结合,形成强烈的对比,增强了情感的深度。最后的“尽成万古遗愁”更是直接表达了诗人在此刻对历史与人生的深刻思考,既有对美好过往的怀念,也有对现实的无奈与焦虑。整首词以景衬情,情景交融,令人动容。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描绘黄昏的景象,表达对往日风华的追忆和对历史兴衰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与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词中提到的“夫差”是哪个国家的国君?
“江山如画”表达的是什么样的情感?
词中“斜阳暮草茫茫”描绘的是哪个时间段的场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