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双声子·晚天萧索》

时间: 2025-04-26 10:25:11

诗句

晚天萧索,断篷踪迹,乘兴兰棹东游。

三吴风景,姑苏台榭,牢落暮霭初收。

夫差旧国,香径没、徒有荒丘。

繁华处,悄无睹,惟闻麋鹿呦呦。

想当年、空运筹决战,图王取霸无休。

江山如画,云涛烟浪,翻输范蠡扁舟。

验前经旧史,嗟漫哉、当日风流。

斜阳暮草茫茫,尽成万古遗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25:11

原文展示

双声子·晚天萧索
作者: 柳永 〔宋代〕

晚天萧索,断篷踪迹,乘兴兰棹东游。
三吴风景,姑苏台榭,牢落暮霭初收。
夫差旧国,香径没徒有荒丘。
繁华处,悄无睹,惟闻麋鹿呦呦。
想当年空运筹决战,图王取霸无休。
江山如画,云涛烟浪,翻输范蠡扁舟。
验前经旧史,嗟漫哉当日风流。
斜阳暮草茫茫,尽成万古遗愁。

白话文翻译

在晚天的萧索中,船只的踪迹已断,兴致勃勃地划着兰舟向东游去。三吴的风景,姑苏的台榭,笼罩在初落的暮霭之中。夫差的旧国,香径已被荒丘淹没。繁华的地方,静悄无声,只听见麋鹿的呦呦鸣叫。想当年空有运筹帷幄之才,决战时图谋王位霸业,然而如今江山如画,云涛烟浪中,却是翻输范蠡的扁舟。回想前人的历史,唉,真是对当日风流的感慨。斜阳照落在茫茫的暮草上,尽成万古的遗愁。

注释

  • 萧索:形容景色凄凉、孤寂。
  • 断篷踪迹:指船只的踪迹已断,象征离去或失落。
  • 兰棹:指用兰木制作的船桨,寓意轻盈雅致。
  • 三吴:指吴地,包括今江苏、浙江一带。
  • 夫差:春秋时期吴国的国君,因其国家的衰落而感慨。
  • 香径:指香气四溢的小路,原本繁华的景象。
  • 麋鹿呦呦:形容荒无人烟,只有麋鹿的叫声。
  • 范蠡:春秋时期的谋士,以帮助越国打败吴国而闻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柳永(987年-1053年),字耆卿,宋代著名词人,擅长填词,作品多描写离愁别绪与风花雪月,风格婉约而细腻。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柳永晚年,正值其个人事业和人生的低谷,面临着对往昔辉煌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词中充满了对历史的反思和对人生的感慨。

诗歌鉴赏

《双声子·晚天萧索》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人事沧桑的词作。开篇的“晚天萧索”便为整首词定下了凄凉的基调,描绘了一个空旷的黄昏场景,船只已然消失,似乎象征着诗人的孤独与失落。接着,词人回忆起昔日繁华的三吴地区,曾经的美景如今已被荒丘取代,生动地表现了历史的无情与时间的流逝。

词中“夫差旧国”一语,唤起了对历史故事的追忆,夫差的辉煌与败落形成鲜明对比,显示出权力的短暂与无常。再者,词人提及“江山如画”,将自然风光与历史沧桑结合,形成强烈的对比,增强了情感的深度。最后的“尽成万古遗愁”更是直接表达了诗人在此刻对历史与人生的深刻思考,既有对美好过往的怀念,也有对现实的无奈与焦虑。整首词以景衬情,情景交融,令人动容。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晚天萧索:描绘出黄昏时分的孤寂感。
  2. 断篷踪迹:暗示船只已去,象征失落与孤独。
  3. 乘兴兰棹东游:表达出一种渴望与追求的心情。
  4. 三吴风景:引出对曾经繁华的怀念。
  5. 牢落暮霭初收:强调时间的推移与景色的改变。
  6. 夫差旧国:提及历史人物,暗含国家的兴亡。
  7. 香径没徒有荒丘:繁华已逝,留下的是荒凉。
  8. 繁华处,悄无睹:即使曾经繁华,现在却无声无息。
  9. 惟闻麋鹿呦呦:自然的声音衬托出人事的寂寥。
  10. 想当年空运筹决战:对往昔的追忆与惋惜。
  11. 江山如画:赞美自然景色的同时反映历史的沧桑。
  12. 翻输范蠡扁舟:再现历史人物的无奈。
  13. 验前经旧史:回顾历史,感慨万千。
  14. 嗟漫哉当日风流:对往日风流的感慨与惋惜。
  15. 斜阳暮草茫茫:描绘出黄昏的景象,增添忧伤的气氛。
  16. 尽成万古遗愁:总结全篇,表达深切的忧愁与遗憾。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江山如画”比喻美丽的自然景色。
  • 拟人:将自然的声音拟人化,增强情感的共鸣。
  • 对仗:整首词结构工整,音韵和谐,增强了文艺感。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描绘黄昏的景象,表达对往日风华的追忆和对历史兴衰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与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晚天:象征人生的晚期,凋零与孤独。
  • 兰棹:代表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 夫差旧国:历史的兴衰,象征着权力的变迁。
  • 麋鹿:自然的象征,暗示人事的荒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词中提到的“夫差”是哪个国家的国君?

    • A. 齐国
    • B. 吴国
    • C. 越国
  2. “江山如画”表达的是什么样的情感?

    • A. 对未来的期待
    • B. 对历史的感慨
    • C. 对爱情的渴望
  3. 词中“斜阳暮草茫茫”描绘的是哪个时间段的场景?

    • A. 清晨
    • B. 正午
    • C. 黄昏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 温庭筠的《更漏子·夜来幽梦忽还乡》

诗词对比

  • 柳永与李煜在诗词的情感表达上有相似之处,两者都善于描绘离愁别绪,但柳永更侧重于对历史的思考,而李煜则更倾向于私人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柳永词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陈情上郑主司 题永福寺临淮亭(亭即司马复明府所置) 万年厉员外宅残菊 武宗挽歌词二首 赋得江边柳送陈许郭员外 送造微上人归淮南觐兄 送友人归汉阳 送李廓侍御赴剑南 送于中丞入回鹘 送信州卢员外兼寄薛员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怪开头的成语 柳营花市 国妆特字的祛斑产品有哪些?这份清单助你快速了解_祛斑产品推荐 论结尾的成语 献世宝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巴三览四 麥字旁的字 釆字旁的字 齐字旁的字 套耕 樵路 徽网 沽激虚名 繁体字的书写方法_掌握繁体字书写技巧 黠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角字旁的字 四字头的字 艳丽夺目 珠沉玉磒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