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其三》

时间: 2025-07-30 00:01:49

诗句

叶底风吹紫锦囊,宫炉应近更添香。

试看沉色浓如泼,不愧逢君翰墨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00:01:49

原文展示

叶底风吹紫锦囊,宫炉应近更添香。试看沉色浓如泼,不愧逢君翰墨场。

白话文翻译

在树叶的掩映下,微风轻轻吹动着紫色的锦囊,宫中的炉火应该离得不远,香气愈发浓郁。看看那颜色,深沉得如同泼墨一般,真不愧是在君王的文墨场合中得以相逢。

注释

  • 叶底:树叶的下方,指树荫之处。
  • 紫锦囊:紫色的锦制小袋,象征华美和珍贵。
  • 宫炉:宫中用来烧香的炉子,常用于营造气氛。
  • 沉色:深沉的颜色,形容色彩浓重。
  • 翰墨场:指书法、文学创作的场所,文人聚会之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华,号山阴,宋代著名诗人、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常与友人游赏、吟咏。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梅尧臣在王景彝殿中作诗时,反映了他对当时文人雅集环境的赞美,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感悟与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轻柔的风景描绘,展现了梅尧臣对宫廷生活和文人聚会的细腻观察。诗中“叶底风吹紫锦囊”传达出一幅静谧而优雅的画面,紫色的锦囊不仅是物质的象征,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代表着富贵与雅致。紧接着的“宫炉应近更添香”则带来一种温暖而亲切的氛围,香气的升腾暗示着文人聚会的热烈与欢愉。最后两句“试看沉色浓如泼,不愧逢君翰墨场”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自信与骄傲,也反映了他对文人墨客交流的向往与尊重。整首诗在简练的字句中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文化内涵,展现了梅尧臣作为文人对生活的敏感和对艺术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叶底风吹紫锦囊:在树叶的遮挡下,微风轻轻拂动着紫色的锦囊,营造出一种优雅的氛围。
  2. 宫炉应近更添香:宫中的香炉应该在不远处,香气愈加浓郁,暗示着文人聚集的欢快场景。
  3. 试看沉色浓如泼:看那颜色深沉得如同泼墨一般,表现出强烈的视觉冲击。
  4. 不愧逢君翰墨场:在君王的文墨场合中相逢,表现出对文人聚会的珍视和自豪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颜色比作“泼墨”,形象生动,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如“叶底”和“宫炉”,形成一种和谐的结构美。
  • 拟人:将风、香气赋予生命感,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体现了梅尧臣对文人生活的热爱与向往,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他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对文化交流的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紫锦囊:象征着奢华与文化的积淀。
  • 宫炉:代表宫廷生活和文人雅集的氛围。
  • 沉色:象征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紫锦囊”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文化
    • C. 权力
    • D. 美丽
  2. “宫炉应近更添香”中的“香”指的是什么?

    • A. 香水
    • B. 香火
    • C. 文人雅集的气氛
    • D. 食物的香味
  3. 此诗的创作背景与哪个主题有关?

    • A. 自然风光
    • B. 宫廷生活
    • C. 战争
    • D. 爱情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比较作品:杜甫《春望》与梅尧臣《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其三》。
  • 解读:杜甫的诗歌多描绘战争带来的悲痛,而梅尧臣则更注重文人生活中的宁静与和谐,表现出不同的时代情感与文化诉求。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梅尧臣诗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菩萨蛮 菩萨蛮 其二 菩萨蛮 其三 菩萨蛮 菩萨蛮 遣愁 菩萨蛮 菩萨蛮 其一 别恨 菩萨蛮 其四 题画扇 菩萨蛮 菩萨蛮 其一 途中偶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衰妻 无字旁的字 包含婴的词语有哪些 龝字旁的字 捷克人 凵字底的字 挑拨煽惑 出入相友 百战不殆 锁封 舍生取义 磬竹难书 校联 車字旁的字 斯文一脉 克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