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13:18: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13:18:47
小圃漫经营,栽培抵力耕。
土松宜雨点,根稚怯鉏声。
红果方当熟,清阴亦渐成。
每来常竟日,聊得畅幽情。
这小小的园圃我随意打理,种植的植物抵得上辛勤的耕作。
土壤松软,正好适合雨水滋润,幼小的根系害怕锄头的声音。
红色的果实快要成熟,清幽的阴影也渐渐形成。
每次来这里,我总是待上一整天,心情畅快,感受这份幽静的情怀。
本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通过描绘小园的日常经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在古代,园圃常被视为隐逸者的乐土,反映了诗人追求宁静生活的理想。
作者介绍: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晚号剑南诗士,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文学家。他的诗歌多表现家国情怀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风格多样,既有豪放,又有细腻的描写。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诗人晚年时,他在经历了国破家亡的痛苦后,选择了隐居生活,常常在自家的小园圃中进行栽种和打理,以此寄托自己的情感和理想。
《治圃》是一首描绘园艺生活的诗,洋溢着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的小圃不仅是一个栽种植物的地方,更是诗人心灵的栖息地。陆游通过细腻的描写,将园圃的生机与个人的情感紧密结合,表现出一种和谐的生活态度。
首句“小圃漫经营”即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和活动,随意打理的小园让人感受到一种自由和随性。接下来的“土松宜雨点,根稚怯鉏声”则通过对土壤和植物的描写,展现出自然环境与植物成长之间的和谐关系,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关心和细致的观察。红果的成熟与清阴的形成,暗示着生命的轮回与丰收的喜悦。
整首诗虽然简短,却蕴含着深厚的情感,诗人每次来园中,常常待上一整天,享受那份“畅幽情”,这既是对自然的热爱,也是对内心宁静的追求。陆游以小见大,通过园圃的打理,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内心平和的渴望,展现了他对理想生活的坚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采用了比喻(如将园圃与生活的比拟)、拟人(如根稚怯鉏声,表现植物的脆弱),通过这些手法增强了诗的情感表达与画面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陆游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表达了他在困境中寻找内心平和与快乐的心态。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追求。
诗词测试:
诗人通过什么方式来打理园圃?
A. 随意
B. 精心安排
C. 不打理
D. 只用锄头
诗中提到的“红果”象征着什么?
A. 失败
B. 丰收
C. 贫困
D. 干枯
“每来常竟日”表达了诗人对园圃的什么情感?
A. 厌倦
B. 喜爱
C. 忙碌
D. 无所谓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