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5:50: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5:50:18
步虚
作者: 陆游 〔宋代〕
瀛海日月渊,蓬壼仙圣宅。
驾鹤一时游,海面日夜窄。
人生蜉蝣耳,一哄瓦瓮中。
天地广如许,谁能发其蒙?
丹书千卷藏一尘,子能求之勿从人。
晴窗趺坐春满腹,昆仑待得丹芝熟。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理想的仙境,海洋深邃如日月之渊,蓬莱仙境是仙人居住的地方。诗人乘鹤游历于此,仿佛时间在海面上变得窄小。人生如蜉蝣般短暂,就像一群虫子在瓦罐里喧哗。天地如此广大,谁能揭开宇宙的奥秘?书籍虽多,却只藏于尘埃之中,若想追求真理,切勿盲目跟从他人。诗人悠然自得地坐在晴窗前,心中充满春意,期待能在昆仑山上获得丹芝的成熟。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爱国者。他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尤其以诗歌闻名,作品风格豪放,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这首《步虚》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难之际,陆游心中怀有报国之志,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如愿。他在诗中表达了对长生和理想境界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的无奈与思考。
《步虚》是陆游诗歌中的一篇佳作,展现了他对理想生活的憧憬和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开篇通过“瀛海日月渊,蓬壼仙圣宅”的描绘,营造出一种神秘而悠远的氛围,既表现了对仙境的向往,也暗示了现实的渺小与无奈。接着,诗人以“驾鹤一时游,海面日夜窄”来反衬人世间的短暂与无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人生蜉蝣耳,一哄瓦瓮中”更是将蜉蝣的短暂与喧闹的景象结合,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人生的短暂与浮躁。接下来的“天地广如许,谁能发其蒙?”则引发了对宇宙奥秘的思考,表达出一种无力感,令人感受到诗人对于真理和智慧的渴望。
最后几句“丹书千卷藏一尘,子能求之勿从人”表明了追求真理的难度与重要性,强调了独立思考的重要性。诗的最后意象“昆仑待得丹芝熟”则传达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与希望。
整首诗不仅具有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思考,还蕴含着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以及对人生价值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瀛海日月渊,蓬壼仙圣宅:
驾鹤一时游,海面日夜窄:
人生蜉蝣耳,一哄瓦瓮中:
天地广如许,谁能发其蒙?:
丹书千卷藏一尘,子能求之勿从人:
晴窗趺坐春满腹,昆仑待得丹芝熟: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以及对真理与智慧的追求。通过对自然与宇宙的思考,诗人传达出一种哲学的深邃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
“步虚”中的“蜉蝣”比喻什么?
A. 长生不老
B. 人生短暂
C. 天地浩瀚
D. 追求真理
填空题:
“晴窗趺坐春满腹,昆仑待得__熟。”
判断题: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与对理想的追求。 (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陆游的《步虚》与李白的《将进酒》都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但陆游更注重哲理的探讨,而李白则强调豪情与饮酒的快意,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