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5:28: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5:28:10
和进士张曙闻雁见寄
断行哀响递相催,
争趁高秋作恨媒。
云外关山闻独去,
渡头风雨见初来。
也知榆塞寒须别,
莫恋蘋汀暖不回。
试向富春江畔过,
故园犹合有池台。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秋天孤独的情感,伴随着悲伤的雁声,似乎在催促着离别。诗人渴望借助秋天的雁群来表达心中的怨恨和思念。遥远的山关传来孤雁的哀鸣,渡口的风雨让人感受到初来的寒意。他知道在榆树和塞外的寒冷中必须分别,然而又不愿意舍弃温暖的蘋汀。最后,他想去富春江畔走一走,但故乡的池台仍然在心中萦绕。
作者介绍:崔涂,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他的诗歌作品多以感情细腻、意象丰富著称,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的创作可能是在秋天时节,诗人因思念故乡和朋友而作。秋天是一个充满离别情感的季节,诗人以雁声为引子,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故乡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对秋天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思念。诗的开头以“断行哀响”引入,令人感受到秋天的寒冷和离别的情绪。诗中反复提及的“雁声”,不仅是自然景象的描写,也是情感的象征。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从雁声联想到遥远的山关,感受到因离别而产生的惆怅。
随着“也知榆塞寒须别”的出现,诗人意识到离别是不可避免的。然而,尽管知道要分别,诗人还是对“蘋汀暖不回”抱有不舍的情感,显示出他对温暖的渴望。最后,诗人提到“试向富春江畔过”,流露出对故乡的怀念,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故乡的深情。诗歌的每一句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哲理,让读者在字里行间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波澜起伏。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故乡的深情,流露出离别的无奈与对温暖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季节是什么?
诗人想去哪个地方?
“莫恋蘋汀暖不回”中的“蘋汀”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