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4:27: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4:27:33
和郭倅见寄
折节何须万夫后,
蟹螯居左杯居右。
先生老傀谁使然,
天孙安能司唾呕。
尚无一字得三缣,
何如卖之不龟手。
与公正自一家人,
公家日月余扃牖。
每得新诗如见公,
风流好在灵和柳。
题舆那听仲举辞,
宣室应怀贾生久。
当年竹马定不乏,
旧雨垫巾无恙否。
我今信手任翻羹,
谁解苦心杯置肘。
看公隽翮当在前,
笑我劳驱空晚朽。
东山掩鼻直枳,
庸肯嗫嚅论不偶。
槛中摇尾未必然,
试看於菟薄栏吼。
此诗大意为:
“为人处世何必处于他人之后,蟹的钳子在左,酒杯在右,显得如此有趣。老先生为何这样呢?哪位天孙可以掌管唾沫和呕吐呢?即使我连一个字都没有得到三缣的价值,倒不如干脆将其卖掉,不用担心没有手来接。我们两人本是一家人,公家日月之后的窗户依然关着。每次得到新诗就像见到你一样,才子风流好似那柳树。题舆那又听得仲举的辞章呢?宣室里应当怀念贾生的久远。当年骑竹马一起玩耍定不会缺少,老朋友的雨垫巾如今还好吗?我现在信手翻动羹汤,谁能理解我那苦心如同把杯子放在肘旁。看你才华出众,理应在前,嘲笑我这无奈的晚年衰败。东山上掩鼻的枳树,怎能轻言对论不合。槛中摇尾并非必然,试试看那只鸱鸮在薄栏中叫嚷。”
作者介绍:毛滂,字子晋,号竹溪,宋代诗人,擅长诗文,尤其以词著称。其作品常常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思念。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毛滂与友郭倅的通信过程中,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情谊,以及对人生的感慨与思考。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抒发了对人生的思考。诗中提到的“蟹螯”和“杯”,一方面表现了生活中的趣味,另一方面也隐喻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保持一份内心的宁静与淡然。
“每得新诗如见公”,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作品的欣赏与期待,诗人通过诗歌传达了对彼此情谊的珍视。同时,诗中提及的“当年竹马定不乏,旧雨垫巾无恙否”,更是引发了对往昔岁月的怀念,表现出一种对友谊的珍视与对过往的感慨。
整首诗在语言上简练而不失风趣,音韵和谐,展现了宋代诗歌的独特魅力。诗人在游刃有余的表达中,流露出人生的哲理与友谊的真谛,令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引发对生活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反映了对人生的感慨与思考,传递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哲理理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蟹螯”象征什么?
A. 权威
B. 趣味
C. 友谊
D. 财富
“我今信手任翻羹”中“翻羹”指什么?
A. 饮酒
B. 吃饭
C. 生活的随意
D. 诗歌的创作
诗人对年长者的态度是?
A. 尊敬
B. 反思
C. 蔑视
D. 关心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