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8:35: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8:35:27
《东风第一枝 菊花》
作者: 林修竹
瘦极西风,寒随北雁,清樽莫负秋约。
素姿不比春花,冷艳妒先梅萼。
晚来三径,已无燕子杏花掠。
好伴同孤傲青松,天半邀来云鹤。
风冷冷秋高云薄。
影澹澹柴桑村落。
最宜处士人家,点缀墙根屋角。
金英玉蕊,那喜近画楼珠箔。
渊明赏菊到东篱,羞拟逊梅东阁。
西风已经瘦弱得很,寒气随着北雁而来,清酒杯中不应辜负这个秋天的约定。
白色的菊花与春花相比毫不逊色,冷艳的姿态更是妒忌了早开的梅花。
傍晚时分,三条小径上已经看不到燕子和杏花的身影。
我愿与孤傲的青松作伴,半空中邀请来云雁。
秋风冷冷,天空高远,云层稀薄。
细微的影子掠过柴桑的村落。
最适合隐士居住的地方,正是那些点缀着墙根和屋角的菊花。
金色的花瓣和玉蕊,真是喜悦地靠近那画楼的珠帘。
陶渊明曾在东篱赏菊,让我羞愧于不能与梅花争辉。
林修竹,现代诗人,擅长以自然景物抒发情感,作品多表现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其诗风清新脱俗,常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对生活的哲思。
本诗创作于秋季,正值菊花盛开的时节,作者感受到菊花的独特魅力,借此抒发对自然和隐士生活的理解与追求。
《东风第一枝 菊花》是一首描绘秋季菊花之美的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菊花的高洁与孤傲。开篇的“瘦极西风,寒随北雁”,营造出一幅秋天的冷清画面,西风的萧瑟与北雁的飞去,映射出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更替。
“素姿不比春花,冷艳妒先梅萼”,作者以菊花的洁白和冷艳,暗示其在四季中的独特地位,表现出菊花不畏寒冷、独自绽放的高傲与坚韧。接着,诗句“晚来三径,已无燕子杏花掠”,描绘出晚秋的凄凉与孤寂,燕子与杏花的离去,象征着春天的结束和秋天的到来。
诗中“好伴同孤傲青松,天半邀来云鹤”,表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青松的傲然与云鹤的高飞,象征着志同道合的追求。最后,回归到菊花的美,“渊明赏菊到东篱,羞拟逊梅东阁”,不仅是对陶渊明的致敬,也是对自身情操的反思,表现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意象丰富,情感深邃,展示了菊花在秋季中的幽静与坚韧,表现出诗人对自然和高洁品格的赞美。
本诗集中表现了诗人对菊花的赞美,体现了高洁、孤傲的品格,寄托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与哲理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清酒应如何看待?
A. 不值得珍惜
B. 应该珍惜
C. 没有意义
D. 只在春天喝
诗人对菊花的态度是?
A. 轻视
B. 赞美
C. 忽视
D. 懊悔
“渊明赏菊到东篱”中的“渊明”指的是哪位诗人?
A. 李白
B. 杜甫
C. 陶渊明
D. 白居易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