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题崇山》

时间: 2025-05-19 20:32:58

诗句

短蓬如凫鷖,载我万斛愁。

试登山上亭,却望沙际舟。

世故莽相急,长江去悠悠。

西南浸山影,晦明分中流。

荡摇宝鉴面,翠髻千螺浮。

去程虽云阻,兹地固堪留。

客路惜胜日,临风搔白头。

众色忽已晚,川光抱岩幽。

三老呼不置,我兴方未收。

下山事复多,题诗记曾游。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9 20:32:58

原文展示:

短蓬如凫鷖,载我万斛愁。
试登山上亭,却望沙际舟。
世故莽相急,长江去悠悠。
西南浸山影,晦明分中流。
荡摇宝鉴面,翠髻千螺浮。
去程虽云阻,兹地固堪留。
客路惜胜日,临风搔白头。
众色忽已晚,川光抱岩幽。
三老呼不置,我兴方未收。
下山事复多,题诗记曾游。

白话文翻译:

短短的蓬草像野鸭一样,载着我心中满满的愁苦。
我试着登上山顶的亭子,远望沙滩上的船只。
世间的事物纷繁复杂,人们急急忙忙,而长江却悠悠向东流去。
西南的山影映入水中,明暗在水面上分开。
水面荡漾着如宝镜般的倒影,翠绿色的发髻如千只螺旋浮动。
尽管去程的道路很困难,这里依然是值得留恋的地方。
我在客路上惋惜着美好的日子,临风抚摸着白发。
众多的色彩瞬间转为黄昏,川流的光影依偎着幽深的山岩。
三位老者呼唤我,却不愿意离去,我的兴致仍未减退。
下山后还有许多事情要做,我在这里题诗以记曾经的游历。

注释:

  • 短蓬:短小的蓬草,形容草木的苍凉。
  • 凫鷖:凫即野鸭,鷖指的是一种水鸟,象征轻盈。
  • 万斛愁:万斛指极多的意思,这里比喻心中愁苦的沉重。
  • 沙际舟:沙滩边的船只,展现出远方的景象。
  • 世故莽相急:世间的事情繁杂而急迫,强调生活的匆忙。
  • 长江:指长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无尽。
  • 晦明分中流:水面上阴晴交替,象征人生的变幻无常。
  • 翠髻千螺浮:形容水面上的倒影,生动而富有诗意。
  • 客路惜胜日:在旅途上对美好时光的惋惜。
  • 众色忽已晚:黄昏时分,色彩转瞬即逝。
  • 三老:三位老者,可能指的是长者或智者,代表人们对生活的反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与义(约1090-1130),字文懿,号简斋,南宋时期的诗人,官至知州。他的诗风豪放,善于描绘自然景色与人生感悟,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南宋时期,表达了诗人游览崇山时的感受与思考。诗人面对辽阔的自然景观,以及人生的种种愁苦,流露出对生活的深邃思考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歌鉴赏:

《题崇山》是一首富有情感与哲理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开篇以“短蓬如凫鷖”引入,透过短小的草木,映射出诗人心中积压的愁苦,立刻引发读者的共鸣。在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巧妙结合,使得整个诗篇充满了生动的画面感。

“世故莽相急,长江去悠悠”一句,恰如其分地揭示了人世间的匆忙与长河的悠远,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对比不仅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也让人思考人生的意义与价值。接着,诗人描绘了西南的山影与水面上的倒影,展现了自然的灵动与变化,仿佛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在后面几句中,诗人表达了对当下美好时光的珍惜,尽管下山后还有繁多的事务要处理,但他仍愿在此刻留下记忆。这种对美好瞬间的留恋,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感悟,给人一种深刻的哲思。

总的来说,《题崇山》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崇敬与对人生的思考,使得这首诗具有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思想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短蓬如凫鷖:以短小的蓬草引入,塑造出一种孤独感,像水鸟一样轻盈。
  • 载我万斛愁:表达了沉重的愁苦,暗示内心的负担。
  • 试登山上亭:通过登高望远,追求一种心灵的解脱。
  • 却望沙际舟:远望沙滩上的船,象征希望与归属感。
  • 世故莽相急:对现代社会快节奏生活的批判。
  • 长江去悠悠:长江的缓流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悠长。
  • 西南浸山影:描绘出自然的美丽与宁静。
  • 晦明分中流:象征变化,也反映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悟。
  • 荡摇宝鉴面:水面如镜,反映出内心的波动。
  • 翠髻千螺浮:富有诗意的意象,象征着美的瞬间。
  • 去程虽云阻:表示旅途的艰难,但依旧愿意停留。
  • 兹地固堪留:对此地的留恋,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
  • 客路惜胜日:在旅途中对美好时光的惋惜。
  • 临风搔白头:与自然融为一体,展现出诗人的淡然。
  • 众色忽已晚:描绘暮色降临,强调时间的流逝。
  • 川光抱岩幽:河流与山岩的结合,象征自然的和谐。
  • 三老呼不置:对智者的呼唤,反映出对生活的思考。
  • 我兴方未收:表达了诗人对创作的热情未减。
  • 下山事复多:寓意生活中的繁忙与责任。
  • 题诗记曾游:通过题诗的方式,留下对游历的纪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短蓬如凫鷖”,通过比喻表达诗人的孤独感。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长江、山影等自然元素象征着时间与生命的内涵。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生活的感悟,呼唤人们珍惜当下,思考人生的意义。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蓬草: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渺小。
  • 长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尽。
  • 山影:象征着自然的宁静与生命的哲思。
  • :象征着人生旅途的希望与归属感。
  • 白头:象征着岁月的流逝与人生的成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陈与义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明代
    • D. 清代
  2. “世故莽相急,长江去悠悠”表达了什么主题?

    • A. 生活的繁忙
    • B. 自然的美丽
    • C. 友谊的珍贵
    • D. 爱情的甜蜜
  3. “短蓬如凫鷖”中的“凫”指的是什么?

    • A. 麻雀
    • B. 野鸭
    • C. 鹅
    • D. 鸽子

答案:

  1. B. 宋代
  2. A. 生活的繁忙
  3. B. 野鸭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 杜甫
  • 《望庐山瀑布》 - 李白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韩愈

诗词对比:

  • 《登高》与《题崇山》: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通过自然表达内心的情感,但杜甫的《登高》更强调人事的无常,而陈与义的《题崇山》则更多地展现了对当下时光的珍惜。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的艺术与技巧》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还俗道士 杂挽诗四首 其四 杂挽诗四首 其三 杂挽诗四首 其二 杂挽诗四首 其一 陈氏母夫人挽词二首 其二 陈氏母夫人挽词二首 其一 俞清老挽词二首 其二 俞清老挽词二首 其一 书长干僧房二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小老头 黑竹 元加一笔常用字汇总_元加一笔汉字详解 神必据我 糹字旁的字 柔胜刚克 盘洿 耳字旁的字 包字框的字有哪些?带包字框的汉字大全 宗庙社稷 衤偏旁的字有哪些?带衤的汉字大全 包含椟的成语 挝耳揉腮 红香 木字旁的字 彑字旁的字 亠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亠字旁的字 土开头的成语 嗷嗷待食 至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