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孟子·尧舜之道陈王》

时间: 2025-04-27 12:52:30

诗句

自贼其君固不恭,责难陈善乃为忠。

要知尧舜夫何道,只在常言仁义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52:30

原文展示:

自贼其君固不恭,
责难陈善乃为忠。
要知尧舜夫何道,
只在常言仁义中。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背叛自己的君主显然是不尊敬的,而责备那些恪守忠诚之道的人,才是真正的忠诚。要想知道尧舜所奉行的是什么道理,其实都在于我们常说的仁义之中。

注释:

  • :背叛、损害。
  • :君主、领导者。
  • 不恭:不尊重、不恭敬。
  • 责难:指责、批评。
  • 陈善:可能指代忠诚之人。
  • 尧舜:古代贤君,尧和舜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圣君,象征着仁政和道德。
  • 何道:指什么样的道理或原则。
  • 仁义:仁爱与正义,是儒家思想的重要思想。

典故解析:

尧舜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圣明君主,代表了理想的统治者形象,常被用来比喻仁政和道德治国的典范。诗中提到的“仁义”正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强调治国应以仁爱和正义为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普,字景仁,号静斋,宋代诗人,擅长诗词,思想上受到儒家教义的影响,作品多表现对社会政治的关注。

创作背景:在宋代,社会动荡与政治腐败现象较为严重,诗人借古人尧舜之道表达对当时政治的失望与对理想治国理念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单明了的语言揭示了深刻的政治哲学思想。第一句“自贼其君固不恭”道出背叛君主的行为是何等的不道德,展现了对忠诚的重视。而接下来的“责难陈善乃为忠”则反映出一种对忠诚的混淆与误解,强调在当今社会中,真正的忠诚是对良善的坚守。最后两句呼应了前面的论述,将尧舜的治国理念与仁义结合,表明了理想治国的根本在于道德。整首诗用词简练,情感真挚,既有对社会现象的批判,也有对理想的追求,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自贼其君固不恭:直接指责那些背叛自己的君主的人,认为这种行为缺乏尊重,反映出对忠诚的看重。
    2. 责难陈善乃为忠: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不满,认为有些人对忠诚的理解是错误的,反而在批评那些真正忠诚的人。
    3. 要知尧舜夫何道:此句引入历史典故,提问尧舜所遵循的治国理念,设置了思考的语境。
    4. 只在常言仁义中:总结,尧舜的道理就是仁义,强调道德的重要性。
  •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对偶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语句的节奏感和韵律感,使诗意更为深邃。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忠诚的重视以及对历史理想治国理念的追求,反映了诗人对于当时社会的思考与批判。

意象分析:

  • 尧舜:象征着理想的统治者,代表着仁义治国的典范。
  • 仁义:是诗中最为核心的意象,承载着道德伦理的内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自贼其君”中的“贼”指的是什么?

    • A. 友好
    • B. 背叛
    • C. 尊敬
    • D. 忠诚
  2. 诗中提到的“尧舜”代表了什么?

    • A. 贫困
    • B. 理想的统治者
    • C. 战争
    • D. 自然
  3. 诗句“要知尧舜夫何道”表达了什么?

    • A. 对历史的追溯
    • B. 对未来的期待
    • C. 对现实的批判
    • D. 对个人的自省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论语》:探讨仁义与道德治国理念。
  • 《大元大一统志》中的历史故事,展示仁义治国的实例。

诗词对比

  • 比较陈普的《尧舜之道》与杜甫的《春望》,两者皆反映了对国家与社会的忧虑,但陈普更侧重于历史理想的追求,而杜甫则更关注现实的悲苦与无奈。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论语解读》
  • 《宋代诗人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咏史上·伏生 咏史 乙巳邵武建宁夜坐书呈诸公 贺岩上张商翁新居 挽熊去非 论语·闻政章四首 自哂 咏史上·光武 咏史上·光武明帝 咏史上·武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写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浞訾栗斯 折文旁的字 犬字旁的字 兜底翻 不存芥蒂 利析秋毫 出坞 聿字旁的字 父字头的字 包含辐的词语有哪些 顺之者兴,逆之者亡 定香剂 山字旁的字 寸长尺技 吮疽舐痔 包含磋的词语有哪些 乐昏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