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赠邕州滕史君》

时间: 2025-05-02 23:04:19

诗句

千骑东方白玉镳,十眉环坐紫檀槽。

安南都护来鳌禁,建武将军握豹韬。

瘴雨蛮烟惊鼓角,朔云边雪满旌旄。

夕烽不到甘泉殿,尺一徵还近赭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3:04:19

原文展示:

千骑东方白玉镳,
十眉环坐紫檀槽。
安南都护来鳌禁,
建武将军握豹韬。
瘴雨蛮烟惊鼓角,
朔云边雪满旌旄。
夕烽不到甘泉殿,
尺一徵还近赭袍。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壮观的场景:千骑士骑着华丽的白马,十个眉目如画的美女环坐在紫檀木的车槽上。安南的都护前来禁制,建武的将军手握豹皮的武器。瘴气和雨雾让鼓声和号角声惊动,北方的云和边地的雪覆盖了旗帜。傍晚的烽火传不到甘泉殿,只有尺许的乐声才接近穿着红袍的人。

注释:

  • 千骑:指千名骑士,象征壮观的队伍。
  • 白玉镳:指马的鞍具,形容华美。
  • 安南都护:古代安南地区的官员,指代军事指挥官。
  • 建武将军:指历史上的建武时期的将军,代表军事力量。
  • 瘴雨蛮烟:指南方潮湿的气候及瘴气,影响战斗。
  • 夕烽:傍晚的烽火,传递信息的方式。
  • 甘泉殿:古代皇家宫殿,象征权力中心。
  • 尺一徵:指乐器的音调,表示音乐的优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孝祥,字子厚,号青松,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写词与诗,作品多以豪放、奔放著称。他的诗作常常反映出对国家和民族的关怀,以及个人的抱负与理想。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与边疆战乱频繁之际。张孝祥通过描绘壮丽的场景,表达对战争和边防的关注,反映当时社会的动荡与军事的封闭。

诗歌鉴赏:

《赠邕州滕史君》是一首富有视觉冲击力的诗作,张孝祥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南方边疆的壮阔景象。开头的一句“千骑东方白玉镳”,立刻将读者带入紧张的军事气氛中,骑士们骑着华丽的白马,气势磅礴。诗中提到的“安南都护”和“建武将军”,既是历史人物的象征,也是对南方军事力量的肯定。

诗的后半部分逐渐转向自然环境的描写,瘴气和雨雾的描绘,不仅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更隐喻了南方地区的艰险与复杂。这种自然与人文的结合,使得诗歌更加立体,既有对壮丽场面的赞美,也有对战争环境的深切忧虑。

最后两句“夕烽不到甘泉殿,尺一徵还近赭袍”则总结了全诗的主题。夕阳西下,烽火无法传达到权力中心,暗示着军事与政治之间的距离感,而“尺一徵”象征着对和平与安宁的渴望。在这首诗中,张孝祥不仅展现了边疆的壮丽与艰险,也流露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千骑东方白玉镳:描绘骑士骑马的盛大场面,体现出豪华与威武。
  2. 十眉环坐紫檀槽:美女环坐,增加了诗的美感与人文色彩。
  3. 安南都护来鳌禁:安南的军事指挥官到来,增强了诗的历史感。
  4. 建武将军握豹韬:将军的形象鲜明,象征着勇猛与风范。
  5. 瘴雨蛮烟惊鼓角:自然环境对战斗的影响,表现出战争的艰辛。
  6. 朔云边雪满旌旄:描绘边疆的荒凉与冷酷,增加了诗的沉重感。
  7. 夕烽不到甘泉殿:信息传递的无力感,暗示政治与战争的隔阂。
  8. 尺一徵还近赭袍:乐声传达着和平的渴望,增强了情感的共鸣。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千骑”与“十眉”,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如“白玉镳”与“豹韬”,通过形象化的比喻增强了视觉冲击力。
  • 排比:诗中采用了排比的手法,增强了气势和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边疆壮丽景象的赞美,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安全与和平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对战争环境的忧虑。通过描写人、马、自然的结合,展现出一个复杂而深刻的历史场景。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玉镳:象征华美与尊贵,代表骑士的威严。
  • 紫檀槽:象征美丽与高贵,增加了诗的文化内涵。
  • 瘴雨蛮烟:象征南方的艰险环境,传达出战斗的困难。
  • 夕烽:象征信息传递的无力,暗示战争的残酷。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千骑”指的是:

    • A. 一千个士兵
    • B. 一千匹马
    • C. 一千个美女
    • D. 一千个敌人
  2. “夕烽不到甘泉殿”中的“夕烽”指的是:

    • A. 早晨的信号
    • B. 傍晚的烽火
    • C. 夜晚的警报
    • D. 白天的消息
  3. 本诗表达的主要主题是:

    • A. 对和平的渴望
    • B. 对战争的赞美
    • C. 对边疆的忧虑
    • D. 对美女的赞美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by 韩愈
  • 《月夜忆舍弟》 by 杜甫

诗词对比

  • 比较张孝祥与杜甫的边塞诗,两者都描绘了战争的艰辛,但张孝祥更多表现出对壮阔场面的赞美,杜甫则更注重对士兵困苦生活的同情。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张孝祥研究》
  • 《边塞诗的美学价值》

相关查询

御街行(般涉调) 百媚娘(双调) 醉垂鞭(钱塘送祖择之·般涉调) 诉衷情·花前月下暂相逢 梦仙乡(双调) 一丛花令·伤高怀远几时穷 更漏子(般涉调) 客至 登楼 长恨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精兵猛将 韋字旁的字 酉字旁的字 吊古寻幽 钟灵 飞将军 你懑 高斋学士 玉字旁的字 怀橘 桐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巳字旁的字 滋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悒悒不乐 田首 撬窗挖壁 包含眸的词语有哪些 用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