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送万老六言》

时间: 2025-04-26 22:07:31

诗句

桑下不须再宿,囊中莫留一钱。

打鼓退高台寺,洗脚上五湖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07:31

原文展示:

桑下不须再宿,囊中莫留一钱。打鼓退高台寺,洗脚上五湖船。

白话文翻译:

不必再在桑树下过夜,钱包里也不要留下一分钱。敲鼓驱赶高台寺,洗脚后就上五湖的船。

注释:

  • 桑下:指桑树下的地方,桑树常用于养蚕,象征着田园生活。
  • 再宿:再过夜。
  • 囊中:口袋或钱包。
  • 莫留一钱:不要留下一分钱,表达了对金钱的轻视。
  • 打鼓:敲鼓,通常用于召集或驱赶。
  • 高台寺:指一座寺庙,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寺庙,象征着世俗或烦恼。
  • 洗脚:洗去旅途的疲惫。
  • 五湖船:象征着出行和自由,五湖指广阔的水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孝祥,字子安,号梅溪,南宋时期的词人和诗人,出身于士族。张孝祥以其豪放的个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著称,尤其擅长词作,其作品多表现豪情壮志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送万老六言》写于张孝祥与友人分别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自由生活的渴望。诗中流露出对世俗烦扰的厌倦,以及对远行、放逐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结构上简洁而富有节奏感,运用对仗和排比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与态度。首句“桑下不须再宿”,直接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不屑,透露出一种追求自由、放逐心灵的愿望。紧接着的“囊中莫留一钱”,更是将这种态度推向极致,暗示金钱在精神追求面前的微不足道。

后面的“打鼓退高台寺”,则通过打鼓的形象传达出一种驱赶世俗烦恼的决心,高台寺象征着世俗的束缚与烦恼,诗人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达到精神上的解脱。最后一句“洗脚上五湖船”,不仅暗示了旅途的开始,更隐喻着一种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五湖四海的意象则让人感受到诗人对广阔天地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诗在意象上层次分明,情感真挚,展现了张孝祥作为诗人的深厚文化底蕴和独特情怀。通过对日常生活的反思与超越,诗人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相结合,形成了一幅别具一格的诗意画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桑下不须再宿: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摒弃,暗示离开熟悉的环境。
  2. 囊中莫留一钱:强调放下物质的束缚,追求精神的自由。
  3. 打鼓退高台寺:用打鼓的方式象征着驱逐烦恼,强烈的动感传达出一种决绝。
  4. 洗脚上五湖船:象征着旅途的开始,表达了对未来自由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桑下”与“囊中”、“打鼓”与“洗脚”,形成音韵和谐。
  • 象征:高台寺象征着世俗的束缚,五湖船象征着自由与广阔的未来。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表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旅途的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桑树:象征乡村生活与田园情怀。
  • 高台寺:象征着世俗烦恼与束缚。
  • 五湖:象征广阔的天地与自由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桑下不须再宿”意指什么? A. 继续留宿
    B. 不必再过夜
    C. 在桑树下休息

  2. “囊中莫留一钱”体现了诗人什么态度? A. 追求财富
    B. 轻视金钱
    C. 羡慕富贵

  3. “打鼓退高台寺”中的“打鼓”有什么象征意义? A. 召集朋友
    B. 驱赶烦恼
    C. 庆祝节日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
  • 陶渊明《饮酒》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相比,张孝祥的作品更加强调个人对自由的追求,而王维则更侧重于自然的意境和隐居生活的理想,展现了两位诗人不同的情感基调和生活哲学。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张孝祥《梅溪词集》

相关查询

春别 对月 曲江 有所思 水调歌头 上韵州方检详,时有节制之命 归朝欢(别忆) 水龙吟(题盱江伟观) 好事近(舟行) 一落索(春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过街溜 包含心的词语有哪些 亅字旁的字 试铨 自由 士字旁的字 俭结尾的成语 业字旁的字 与人为善 年老体衰 提土旁的字 翣柳 蒋干盗书 干字旁的字 稀稀落落 正言若反 集说 包含需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圩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