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8:34: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8:34:43
厚葬非徒识所先,
分明至爱自心根。
怃然一悟奚从发,
为有良知尚未昏。
厚葬并不是单纯靠表面的识见所引导的,
而是源自内心深处对亲人的真挚爱恋。
我忽然领悟到,这种情感从何而来呢?
原来是因为心中有良知,尚未被蒙昧所遮蔽。
诗中提到的“良知”源于儒家思想,尤其是孟子的教导,强调人们内心深处的善良本性。孟子认为,每个人都具备辨别善恶的能力,只是容易被外界环境所影响。
陈普(1100年-1170年),字仲明,号涤尘,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陈普的诗作多以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为题材,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个性。
《孟子·夷之》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士人对传统文化和伦理道德的反思愈发深入。诗人在此背景下,通过对厚葬的思考,表达了对亲情的珍视以及对人内心良知的呼唤。
这首诗通过对厚葬的思考,深入探讨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以及这种情感的根源。诗人在开头提到“厚葬非徒识所先”,表达了对传统葬礼观念的反思,强调了厚葬行为背后的深层情感,而非单纯的社会习俗。从“分明至爱自心根”中,诗人进一步揭示了对亲人的深厚感情,这种感情是源于内心的真实情感,而非外在的表象。
在“怃然一悟奚从发”中,诗人表现出一种沉思的状态,似乎在思考这种情感的来源。最后一句“为有良知尚未昏”则表明,良知是维系人与人之间深情厚谊的重要因素。良知未被蒙昧和社会习俗所掩盖,才能让人真正感受到爱与情的存在。
整首诗不仅仅是在讨论葬礼,更是在探讨内心深处的情感与道德良知。诗人在简洁的语言中传达了对人性和情感的深刻理解,展现了宋代士人对价值观的反思与追求。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人内心深处的良知与真情。诗人认为,真正的情感是发自内心的,而非外在的形式。只有当人们的良知未被世俗所遮蔽时,才能真正理解和珍视这种情感。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厚葬”主要是指什么?
A. 传统习俗
B. 对亲人的尊重
C. 浪费金钱
D. 社会地位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良知”意味着人内心的____。
判断题:诗人认为厚葬的行为是出于表面的认知。
(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