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咏史下·刘琨》

时间: 2025-07-12 22:44:03

诗句

竹林遗类入荆杨,贾郭余尘在晋阳。

听得平阳消息否,忍听徐润调笙簧。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22:44:03

原文展示:

竹林遗类入荆杨,贾郭余尘在晋阳。
听得平阳消息否,忍听徐润调笙簧。

白话文翻译:

竹林中的遗孤已经融入了荆州和杨州,贾谊和郭象的名声仍然滞留在晋阳。我想知道平阳那边的消息是否传来,然而却忍不住听到徐润的笙笛声。

注释:

  • 竹林遗类:指的是竹林中的遗孤,常常用来形容那些志向高远但遭遇困境的人。
  • 荆杨:指的是荆州和杨州,古代地名。
  • 贾郭:贾谊和郭象,都是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
  • 余尘:余下的名声和影响。
  • 晋阳:古地名,今山西太原。
  • 平阳:古地名,今山西平阳。
  • 忍听:忍耐着去听。

典故解析:

  • 竹林:竹子通常象征着高洁和清雅,诗中提到的“竹林遗类”可能暗指志士仁人。
  • 贾谊、郭象:两位历史人物,分别以其政治和文学成就著称,常被后世引用以表明才华与理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普,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常反映出对历史人物的关心与思考,风格多样,善于用典。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宋代,正是士人对历史的思索与怀念,诗中反映出对历史与现实的对比,提示读者关注当下的政治与文化。

诗歌鉴赏:

《咏史下·刘琨》是陈普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与感怀之作。诗的开头通过“竹林遗类入荆杨”,将自然与历史结合,描绘出一种遗世独立的情怀,仿佛在说那些曾经的伟人虽然已不在,但他们的精神依然存在。接下来的“贾郭余尘在晋阳”,则进一步强调了历史人物的影响力,尽管身处不同的时代,他们的名字仍然在后世流传。

“听得平阳消息否,忍听徐润调笙簧”一句引发了对时局的感慨,平阳的消息与徐润的音乐形成鲜明对比,前者关乎历史与现状,后者则是生活的乐趣。这种对比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与现实的轻松感,突显出诗人对历史的追思与对现实的无奈。整首诗在音韵与意象的交织中,深化了对历史的理解与对人生的感悟,表现出一种历史与生活交融的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竹林遗类入荆杨:描绘了历史人物的遗孤融入新的环境,象征着文化的传承与变迁。
  • 贾郭余尘在晋阳:强调了贾谊和郭象的文化遗产,尽管时代不同,他们的影响依然存在。
  • 听得平阳消息否:表达了对历史动态的关注,想要了解历史的变化。
  • 忍听徐润调笙簧:内心的矛盾,既想关注历史,又被现实的音乐所吸引,体现出对生活的享受。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竹林遗类”比喻高洁的志士。
  • 对仗:整首诗保持了良好的对称和音律,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竹林、笙簧等意象象征了文化与精神的传承。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与思考,揭示了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联系与对比,表现出一种对文化传承的追求与对生活美好的向往。

意象分析:

  • 竹林:象征高洁与独立。
  • 荆杨:代表着历史的变迁与文化的延续。
  • 徐润:音乐象征着生活的乐趣与现实的享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贾郭”指的是哪两位历史人物?
    A. 贾谊和郭象
    B. 司马光和苏轼
    C. 李白和杜甫

  2. “竹林遗类入荆杨”中的“竹林”象征什么?
    A. 忍耐
    B. 高洁
    C. 丰富

  3. 诗中提到的“忍听徐润调笙簧”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历史的关注
    B. 对现实的无奈与享受
    C. 对生活的厌倦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杜甫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 《登高》:同样表达对历史的思考与对现实的感慨,但更加强调个人的孤独与无奈。
  • 《月夜忆舍弟》:同样描绘个人情感,但更侧重于家庭与情感的牵挂。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古诗词鉴赏入门》
  • 《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与修辞》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湖上隐居 闵师见写陋容以诗奉答 园庐秋夕 和安秀才次晋昌居士留题壁石 相思令·吴山青 西江月 水调歌头·图画上鳞阁 清平乐 南柯子(元夜书事) 生查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分似 龝字旁的字 折戟沉沙 各得其所 心事重重 三益 宣威 一洗空 示字旁的字 青字旁的字 签解 包含瞧的词语有哪些 贺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瓜字旁的字 穷山僻壤 举贤使能 包含沐的成语 香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