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10: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10:59
闻李太尉大举秦兵百万出征东南懦夫请缨…崔侍御十九韵
作者:李白
秦出天下兵,蹴踏燕赵倾。
黄河饮马竭,赤羽连天明。
太尉杖旄钺,云旗绕彭城。
三军受号令,千里肃雷霆。
函谷绝飞鸟,武关拥连营。
意在斩巨鳌,何论鲙长鲸。
恨无左车略,多愧鲁连生。
拂剑照严霜,雕戈鬘胡缨。
愿雪会稽耻,将期报恩荣。
半道谢病还,无因东南征。
亚夫未见顾,剧孟阻先行。
天夺壮士心,长吁别吴京。
金陵遇太守,倒屣相逢迎。
群公咸祖饯,四座罗朝英。
初发临沧观,醉栖征虏亭。
旧国见秋月,长江流寒声。
帝车信回转,河汉复纵横。
孤凤向西海,飞鸿辞北溟。
因之出寥廓,挥手谢公卿。
诗中描绘了秦军出征的壮观场面,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忧虑与渴望。秦军浩浩荡荡,横扫燕赵,黄河水干涸,赤色的旗帜高高飘扬,太尉手握权杖,军队在彭城集结。三军听从号令,千里之外如雷霆般肃穆。函谷关的鸟儿都飞不起来,武关则驻扎着连绵的军营。出征意在斩杀巨大的海鳌,何必论斤两长鲸。诗人感到无奈,恨不能像鲁连那样有策略,手握剑光照映严霜,雕戈上缠绕着胡人之缨。希望能洗刷会稽之耻,期盼报答恩情。然而,因病半路折返,无法参与东南的征战。亚夫(亚夫是指将领)不曾顾及自己,剧孟(剧孟是指战士)也阻碍了前行的步伐。天意夺走了壮士的心,长叹告别吴京。金陵遇到太守,倒履相迎,群公皆为自己送行,四座皆罗列英才。初发临沧时,醉酒栖息于征虏亭,故国的秋月映入眼帘,长江流淌着寒冷的声音。皇帝的车队信回转,银河再次交错纵横。孤独的凤凰向西海飞去,飞鸿告别北海。因而走出广阔的天空,挥手向公卿道别。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与杜甫并称“李杜”。他的诗作以豪放、奔放著称,擅长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观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李白游历期间,正值唐朝盛世,国家对外征战频繁,诗人对国家命运和个人前途的思考交织在一起,表达了对壮志未酬的惋惜和对战争的忧虑。
本诗以磅礴的气势和激昂的情感,描绘了秦军出征的宏大场面,李白以“秦出天下兵”开篇,立即引发读者的关注,展现了战争的紧迫感和壮丽景象。诗中通过对战争景象的描绘,反映出诗人内心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渴望参与的情感。同时,李白也以个人的无奈和对历史的思考,传达了对英雄豪杰的向往和自我价值的追求。
诗中“愿雪会稽耻,将期报恩荣”一句,既是对历史耻辱的反思,也是对个人荣誉的追求,体现了李白的豪情壮志和对未来的期待。整体上,这首诗通过对战争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对英雄的敬仰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思考,展现了李白特有的豪放与忧伤,具有深刻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国家命运的思考与个人理想的追求,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关注、对历史的反思以及对未来的期望,展现了李白特有的豪放与深邃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黄河饮马竭”所表达的意思是?
A. 河水丰盈
B. 战争的残酷
C. 生态的变化
答案:B
“恨无左车略”中“左车”指的是?
A. 一种车
B. 战略与谋略
C. 将军的名字
答案:B
诗人因何原因未能参与东南征战?
A. 受伤
B. 生病
C. 被阻拦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