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22: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22:27
乞充水手天应诺,平生使船如马。
椎髻蓬头,他年汎宅,共载高人鸿霸。
僧楼许借。约净侣谈禅,更开莲社。
橹唱钟声,胜于丝竹与陶写。
干将莫邪欧冶。早销他剑气,铸作三雅。
唤起从前,英雄儿女,瘦骨都无一把。
与君听者。怕啼尽东风,杜鹃声哑。
有约壶天,买春茅屋话。
这首诗的意思是:我向天求助,希望能成为水手,毕生驾船如同骑马一样自在。虽然现在我头发蓬乱,但将来我会在家中接待高人,共同讨论理想。希望能借用僧楼,与志同道合的朋友讨论佛学,开设莲社。摇橹划船的声音,胜过丝竹乐器的演奏。干将和莫邪、欧冶等名剑,早已磨灭剑气,铸成三雅的器物。唤起往日的英雄儿女,虽然身体瘦弱,却无一人可以相伴。与君对坐,担心东风已尽,杜鹃的啼声也变得哑然。我们约定好一起去买春天的茅屋,畅谈理想。
易顺鼎(1645年-1715年),字子穆,号岐山,清代诗人及书法家,出身于书香门第。其作品多以抒情为主,常结合个人经历和社会现象,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
这首诗是在清代中期创作的,正值江南水乡经济繁荣,文人雅士常以游船、谈禅为乐,反映了当时文人生活的闲适与诗意。
《齐天乐 其四》是一首充满诗意的抒情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诗中开头便以“乞充水手”表达了对水上生活的渴望,展现出一种洒脱的个性。通过对“椎髻蓬头”的描绘,诗人自嘲的形象,使人感受到生活的随性与自然。
接下来,诗人描绘与高人对话的情景,表现出对友谊和智慧的重视。诗中的“摇橹划船的声音,胜过丝竹乐器的演奏”,进一步强调了自然与艺术之间的关系,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赞美。
此外,诗中提到的“干将莫邪、欧冶”不仅是对古代文化的引用,更是对当下生活的反思,揭示了英雄气概的消逝与对理想的追求。最后,杜鹃声哑的意象,带有一种淡淡的忧伤,似乎在表达对时光流逝的叹息。
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结合丰富的意象,形成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整首诗探讨了自由生活的渴望与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友谊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诗中“乞充水手”指的是什么?
A. 请求成为水手
B. 请求成为商人
C. 请求成为学者
D. 请求成为官员
诗中提到的“高人”指的是什么?
A. 有知识的人
B. 有权势的人
C. 有财富的人
D. 有名望的人
“杜鹃声哑”表现了什么情感?
A. 兴奋
B. 悲伤
C. 快乐
D. 生气
在同样表达对理想生活向往的诗作中,苏轼的《水调歌头》以明月象征理想与远方,风格上更为旷达;而易顺鼎的《齐天乐 其四》则更注重生活的细腻与内心的感受,风格上更显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