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临碣石》

时间: 2025-05-06 08:05:27

诗句

肃我严驾,登彼绝阪。

目极天渊,曾不知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8:05:27

临碣石

原文展示:

肃我严驾,登彼绝阪。目极天渊,曾不知远。

白话文翻译:

我严肃地驾驭着车马,登上那陡峭的山坡。眼前所见的天地无边无际,让我忘却了遥远的距离。

注释:

  • :庄重、严肃。
  • 严驾:指驾驭车马,态度严肃。
  • 绝阪:陡峭的山坡。
  • 目极:目光所及的地方。
  • 天渊:形容天与地的交界,意为无边无际。
  • 曾不知远:曾经没有意识到距离的遥远。

典故解析:

“碣石”指的是海边的岩石,古时常用作诗词中的意象,象征着人们在面对自然时的渺小与壮丽。此诗通过登高望远,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崇敬与自我渺小的感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曹勋,宋代诗人,以豪放、奔放的诗风著称,常以自然山水为题材,表达个体对自然的感受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曹勋游历过程中,面对壮丽的山水,感受到自然的雄伟与人类的渺小。诗人通过登高望远,寻求心灵的宁静与归属。

诗歌鉴赏:

《临碣石》是一首典型的山水诗,诗人在描写自然景观的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起句“肃我严驾”显示出诗人面对自然时的敬畏和庄重,这种态度让人感受到他对自然的深切体悟。接着“登彼绝阪”则传达了诗人勇于攀登、探索的精神,仿佛在告诉读者,面对生活的困难与挑战,应该积极向上。

“目极天渊”则是诗的高潮,诗人站在高处,放眼望去,所见之广阔让他感受到自身的渺小和自然的伟大。最后一句“曾不知远”则是对这一切的反思,诗人通过对自然的观察,感悟到人生的短暂和远方的不可及,这使得整首诗在豪放之余又多了一份深沉的哲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肃我严驾”:诗人以严肃的态度驾驭车马,暗示他对自然的尊重。
    • “登彼绝阪”:登高望远,象征着追求和探索。
    • “目极天渊”:视野开阔,象征着心灵的自由与无限可能。
    • “曾不知远”:感慨人生的短暂与遥远的追求,带有淡淡的忧伤。
  • 修辞手法

    • 对仗:句式工整,前后句之间形成对称。
    • 比喻:将自然的壮丽与人生的哲理结合,深化主题。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的壮丽,反映出对人生的感悟与思考,展现出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探索的勇气。

意象分析:

  • “绝阪”:象征着艰难的攀登和追求。
  • “天渊”:象征着无尽的可能和人生的辽阔。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杜甫
      • B) 曹勋
      • C) 李白
    2. 诗中“目极天渊”表达了什么?
      • A) 诗人的孤独
      • B) 诗人对自然的敬畏
      • C) 诗人对人生的感叹
    3. 诗中的“绝阪”指的是什么?
      • A) 平坦的道路
      • B) 陡峭的山坡
      • C) 大海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李白《蜀道难》
  • 诗词对比

    • 曹勋与王之涣的作品均描绘了登高望远的情景,但曹勋更侧重于内心的哲理思考,而王之涣则强调了壮丽的景观与豪情。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与解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坐右吟 观三皇吟 窥开吟 其五 和李文思早秋五首 感事吟 问春吟 和君实端明洛阳看花 自况三首 登女几 戏谢富相公惠班笋三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留落不遇 包含七的词语有哪些 爻字旁的字 耸壑昂霄 建之底的字 通粗 懊恨 缠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四点底的字 风雨共舟 顺开头的成语 贞下起元 包含贿的成语 盛德 两点水的字 病字头的字 玉楼金殿 小秀 王法无情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