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3 11:49: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11:49:20
讲毕周礼诏赐御筵
作者: 胡宿 〔宋代〕
典礼惟周旧,经文在鲁馀。
西清开缥帙,东面授丹书。
访道前釐席,崇风厚石渠。
研覃忘日旰,图绘极霞舒。
千载逢亨际,三冬罢讲初。
圣怀轻璧马,慈宴乐蒲鱼。
妙技通神细,清商按曲徐。
炉香分汉殿,鼎味出尧除。
诸老恩同醉,孤臣艺最疏。
至仁何以报,忠义即琼琚。
这首诗讲述了周朝礼仪的传统,典礼的文献留存于鲁国。西边的清音袍已经打开,东边的丹书被授予。为了学习道理,准备好席位,尊崇风雅厚重的石渠。研讨时忘却日夜,绘制图画像极了霞光的舒展。千年之后逢到了亨通的时刻,三冬之际开始讲解。圣人的心怀轻视璧玉和马匹,慈爱的宴会中享受着蒲鱼。精妙的技艺通神且细致,清商的乐曲缓缓演奏。香炉的香气飘散在汉朝的殿堂,鼎中的美味来自尧舜的时代。众位长者共享这种醉意,孤独的臣子艺业最为疏远。至于这种仁爱,我该如何报答,忠义就如同珍贵的琼琚。
胡宿,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善于借古讽今,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此诗作于宋代,是对周礼的深刻理解与传承,反映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尊重与向往。诗中表现了对礼仪、文化的推崇,以及对德行的追求。
这首诗通过对周礼的回顾,展现了古代文化的博大与深邃。开篇即提到周朝的典礼,强调了历史的延续性和文化的传承。诗中的意象丰富,运用了大量的典故,如“炉香分汉殿,鼎味出尧除”,不仅描绘了华美的场景,也隐喻了传统文化的丰厚底蕴。
整首诗结构严谨,韵律和谐,情感真挚,表现出一种对古代礼仪的崇敬与对现代社会的反思。诗人在表现对传统文化的推崇时,也流露出对自身处境的思考和对仁义的追求,使得整首诗在形式与内容上都形成了完美的统一。
整首诗表达了对古代礼仪和文化的敬仰,同时流露出对个人理想与忠诚的追求,蕴含了深厚的历史感与人文关怀。
诗中提到的典礼源于哪个朝代?
a) 汉朝
b) 周朝
c) 唐朝
“炉香分汉殿”中的“汉殿”指什么?
a) 汉朝的宫殿
b) 汉代的文化
c) 汉代的诗歌
诗人对“璧马”的态度是:
a) 崇拜
b) 轻视
c) 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