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2:21: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2:21:46
秋日溪亭
帘卷柴桑晚,深山俗驾疏。
荒苔留鹤迹,落叶带虫书。
竹翠侵香案,泉声漱石渠。
烟霞便一枕,应笑把犁锄。
傍晚时分,窗帘卷起,柴桑的景色映入眼帘,深山中人迹稀少。荒废的苔藓上留有鹤的足迹,落叶上写着虫的痕迹。翠绿的竹子映衬着香案,泉水的声音似乎在冲刷着石头的小渠。烟雾和霞光就像一枕柔软的床,应当笑着把犁锄放下。
本诗通过描写秋日的自然景色,反映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竹、泉、烟霞等元素在古代诗歌中常用以象征隐逸和高洁,表现出诗人的清雅情怀。
高质斋,宋代诗人,其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乡村风貌。
这首诗作于秋日,表现了诗人在深山溪亭中的闲适心境,可能是为了逃避世俗的喧嚣,寻求内心的宁静。
《秋日溪亭》是一首典型的山水田园诗,诗中通过对秋日自然景色的细致描绘,传达出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的超脱。开篇的“帘卷柴桑晚”,便勾勒出一个恬静的秋日黄昏,帘子卷起,柔和的晚霞映照在柴桑的山头,令人心醉。接着“深山俗驾疏”生动勾勒出深山中人烟稀少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
在接下来的“荒苔留鹤迹,落叶带虫书”中,诗人通过描绘自然中的细节,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鹤象征着高洁,虫书则体现了自然的生机,二者相互交融,展现出秋日的静谧与生动。
“竹翠侵香案,泉声漱石渠”则通过对竹子、香案、泉水的描绘,进一步深化了诗的意境,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美的敏锐观察和对生活的热爱。最后一句“烟霞便一枕,应笑把犁锄”则是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洒脱态度,烟霞如同一枕美梦,诗人因而应笑着放下犁锄,象征着对世俗劳动的放弃和对自然生活的追求。
整首诗清新脱俗,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内心宁静的向往,是一首令人回味的佳作。
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烟霞便一枕”)、拟人(“泉声漱石渠”)、对仗(“竹翠侵香案,泉声漱石渠”)等,增强了诗的表现力和艺术性。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洒脱的人生态度和对世俗繁忙生活的超然态度。
诗中的“深山俗驾疏”意指什么?
A. 诗人心境的孤独
B. 深山中人迹罕至
C. 诗人对世俗的反感
D. 以上都是
“竹翠侵香案”中的“竹翠”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竹子的热爱
B. 对自然美的赞美
C. 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D. 以上都是
本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对世俗生活的批判
B. 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C. 对历史的追忆
D. 对人际关系的反思
《山居秋暝》(王维)
《春望》(杜甫)